第十七章(1 / 2)

沈德雙並不是沈昱的親爺爺。

雖然時人講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有一種情況是可以改的,為了報恩。沈德雙是兩姓人。所謂兩姓,就是生死不同姓。生前為了報恩改姓為沈,死後回歸本家姓,墓碑上刻的將是“陳德雙”這個名字,算是對自己祖宗有了交代。

沈是沈德雙恩師的姓。

本朝開國才幾十年,以前朝為鏡,總得來說算是海晏河清、政治清明,百姓的日子不會太難過。但有時撞上難得一遇的天災,老百姓依然要背井離鄉、流離失所。在沈德雙七/八歲的時候,他的家鄉就遭遇了大水災,父母家人都死了,就他一個人活了下來。後來朝廷派人來救災,他被送進了就近的慈孤院。

慈孤院是朝廷安排人建的,管事還算慈悲,照顧孩子們勉強算是精心的。

那時候,師母常常來慈孤院裡做義工,幫忙照顧年幼的孩子們。恩師一家是耕讀傳家,日子過得比普通人家稍微好一點點,但又談不上大富大貴。家裡規矩不重,因此女眷也能常在外麵走動。恩師身上有個秀才的功名,考舉人考了三次,耗費了十年的光陰都沒有考上,他就不再考了,留鄉開了一家私塾。

師母有時會教慈孤院的孩子識字,沈德雙學得最快、最好。

相處得久了,師母實在喜歡沈德雙,歸家後也常常在丈夫耳邊念叨。於是那位秀才忍不住把沈德雙叫到跟前認真考校了一番,見這孩子果真天資聰穎、根骨絕佳,興奮之下當場收了沈德雙做學生。從此,沈德雙住進了恩師家裡。

恩師和師母膝下唯有一女,比沈德雙大了三歲。

那時候沈德雙還沒有改姓。師姐常常照顧於他,隨著兩人年紀漸長,心中慢慢就有了一些萌動。師母察覺到女兒家心事後,又叫恩師問過沈德雙的意思——他心裡是極美、極樂意的——長輩便有了默契要把師姐和沈德成湊一對。

不想,在沈德雙十五歲那一年,師姐一病不起,就那麼去了。

一家人悲痛欲絕。師母大病一場,恨不得跟著去。恩師也蒼老許多。在師姐靈前,沈德雙給恩師、師母下跪,說要娶師姐為妻。他說是“娶”,其實有入贅的意思,願意改姓為沈,就算師姐不在了,恩師和師母也是他正經的父母。

起先恩師是不同意的。他心疼女兒,卻也憐憫學生,不願意耽誤學生一輩子。但沈德雙一諾千金,十五歲的他是那樣說的,往後餘生就都是那樣做的。

二十歲的沈德雙一路高中、連得三元,那時恩師和師母雖然沒有從喪女之痛中徹底走出來,但也勸著沈德雙說不如改收他做義子。義子嘛,同樣可以把他們當作父母來奉養,同時也不耽誤沈德雙結一門正經親事。沈德雙不同意。

他想要奉養恩師和師母,不僅僅是為了恩師和師母,也是為了師姐啊!

往後多少年,他拒絕了多少親事,堅持以學生兼女婿的身份送走了師母和恩師。再後來,他的官越做越大,越來越多的人想要攀附他。恩師的宗族也是如此。他們覺得沈德雙既然改了姓,那就是沈家人,想把族中子嗣過繼給他。

沈德雙沒有拒絕。他心裡也是願意過繼的。從沈氏宗族中過繼來的孩子,生前死後都姓沈,可以保恩師、師娘、師姐的墳前永遠都有子孫後輩來祭掃。

但具體要過繼誰,沈德雙誰的麵子都沒給,隻願意自己挑。

再說沈昱。他出生在沈家莊。在莊子裡,他們家算是富戶。但再富裕,那也是平頭老百姓,富得有限。他親爹在家中排行第二,是那種天生體弱的人,平日裡吃藥比吃飯還多。爺爺奶奶好不容易把二兒子養大,養到可以結婚生子的年紀了,也不求二兒子長命百歲,隻想給他結門親事,好歹把香火傳下來。

沒有姑娘願意嫁給一個病秧子,他們就從流民中買了一個小丫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