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哥嫂所在的桐城她還是挺想去一趟的。
那可比小縣城大多了,淘些這邊沒有的東西回來,掙點大學生活費也好。
她把手上的錢理了理:最近做衣服賺的,徐母一分沒留都給了她;加上原先攢著的小兩百;哥嫂給的大紅包;代表鎮裡去縣城參加勞動標兵表彰會得的獎金;保送華大後六中給的獎金……
林林總總加起來,手頭餘款四百零五塊,委實不少了,畢竟工廠裡八級工的月薪待遇還沒破百。
徐母幫著收拾了一堆吃食:
木耳菌菇是她舅舅清明後上山摘了曬的,還很新鮮。
一包她嫂子娘家送的海帶、蝦米。儘管不值錢,但桐城那邊想吃未必買得到。
徐茵回憶了一番書中關於桐城的介紹,哦,那是個四麵不著海的內陸省市,如今交通還不怎麼發達,想吃點海味確實沒那麼方便。
她心裡一動,打開了個賺錢的小思路:
既然能從桐城帶這裡買不到的商品回來賺差價,也完全可以捎些這裡有、而桐城沒有的過去賺差價啊。
她決定出發前去趟嫂子娘家還有外婆家,多買點海味、山貨帶過去。
反正有擴容背包呢,不怕拎不動,再不濟還有係統倉庫。
於是次日一早,在她媽“家裡這麼多海帶、蝦皮吃不夠還要去嗎”的萬分不解眼神中,騎著小電驢出了門。
徐大嫂娘家姓李,是後海村最大的姓。
李父李母今年六十有五,膝下三子三女,除了徐大嫂,其他兩個閨女都嫁在本村。
三個兒子雖說分了家,但就在隔壁,有事一喊就能來。
聽說親家小姑來了,都很意外,放下手裡的活,熱情地迎她進屋。
“茵茵早飯吃了嗎?”李母問。
沒吃的話,這就下廚煮碗掛麵溏心蛋,這是本地人招待客人的最高規格。
徐茵忙說吃過了。
李母依然讓大兒媳去煮了碗溏心蛋,不放掛麵,但雞蛋打了倆,冰糖也擱了不少。
徐茵有點扛不住他們的熱情,但也知道這是他們招待來客的淳樸熱情。
幸好來之前有所準備,從不顯眼的擴容書包掏出兩瓶高粱酒、兩個橘子罐頭、兩斤紅糖。
高粱酒是路過供銷店買的。
紅糖和罐頭依舊是係統裡的囤貨。
李家人哪裡肯收。
徐茵順勢表明來意:“我還有事麻煩大爺、大娘呢,你們不收,我都不好意思開口。是這樣的,我過幾天要去桐城看望哥嫂,那邊離海遠,買不到什麼海味,就想買點帶過去。家裡要沒有的話,還請大爺、大娘幫忙問問四周鄰居。價格你們照著平時售價來就好,我就是圖上門買的新鮮。”
“這算什麼麻煩的,我這就領你去看,咱家有的你就彆買了,給我女婿、外孫吃,哪裡能讓你掏錢。”
李母邊說邊帶徐茵去了儲藏間。
李家曬的海味種類委實不少,有海帶、蟶子乾、蜆子乾、泥螺等,都是趕海時撿的。
像今早趕海就拾了不少小沙蟹,一簍子約莫四五斤,李母拿回家衝洗乾淨後,拿鹽和酒醃製了,過幾天去集市擺攤時可以賣。
早知道徐茵會來,她就不醃了,畢竟新鮮炒的味道更鮮。
徐茵看了之後沉默半晌,忍不住問:“有沒有大點的?比如大蝦、黃魚、帶魚、烏賊、梭子蟹什麼的,錢我帶足了的,你們隻管放心。”
李母愣了一下,繼而失笑:“我們這裡哪裡拿得到你說的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