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崔大壯也就是順嘴打個趣,被他媳婦擰了一把耳朵後,就拋到了腦後,此刻更讓他津津樂道的是孟瑾家的水稻畝產。
“孟瑾家兩畝田稻子,抵得過我家三畝田的產出,這畝產怕是破四石了!”
這個消息,猶如長著一雙翅膀,僅僅一頓中飯的工夫,就傳遍了整個大窪村。
崔氏聽說後,差點把飯碗打破。
“竟然是真的?這怎麼可能呢!”
她囁嚅著,滿臉的不可置信。
崔巧巧皺皺眉,她也不敢相信,始終覺得不可能。
種田不勤快,能有好收成?
這麼說,那個女人真的變勤快了?
不過上輩子她被那個女人早早發賣給了王家當童養媳,到死都沒機會再回娘家看看。
隻隱約聽說大哥服役傷了腿,那個女人嫌他成了累贅,卷走家裡的錢跑了;二哥則做了鎮上紙紮鋪掌櫃的倒插門女婿,到她死都沒聽說分家。
莫非是因為這輩子她一重生就堅持要分家,把那個女人趕出了老崔家,倒反而逼得她變勤快了?
不管什麼原因,反正她是不會再相信那個女人。
“娘,不就四石嘛,也就比往年多一石,今年年成好,有啥好大驚小怪的。反正我是不會上門找她討教的。”
她現在手裡有錢,有賣山珍、野味、藥材的錢,彆說一石糧,百八十石都買得起!
上輩子的仇,她永生永世都忘不掉,這輩子那個女人該慶幸沒動發賣她的心思,否則絕對讓她好看!
……
反之徐茵最近心情好得很。
她家小瑾同誌可太勤快了,拄著拐杖都把家裡拾掇得乾淨又整潔。
她從田裡回來有涼茶喝、有現成飯吃;她去旱地收油菜,他坐在屋簷下拿著石磨棒把曬乾的稻子脫了粒。
等她回家,一切已收拾妥當。
她一回來就開飯,洗手盆、擦臉巾都準備好了。
徐茵接過清涼井水絞的毛巾擦著臉,舒坦得感慨:這一世的小瑾同誌,像極了田螺先生啊。
油菜籽打下來曬乾,就等著排隊去油坊榨油了。
不過大窪村沒有自己的油坊,那一套設備看似簡陋,置辦一下也要花不少銀兩,大家都是挑著菜籽油去鎮上的榨油坊排隊榨油的。
徐茵想跟著村裡人一塊兒去,主要是想認認榨油坊的門。
“還是等我腿好了我去吧,家裡油還夠吃。”崔孟瑾心疼娘子,不讓她一個人推著獨輪板車跑鎮上。
徐茵指指堂屋:“快沒地方堆了。”
家裡總共才一間茅草屋,掛了一道竹簾子才成一室一廳,沒有倉房,糧食收進來以後隻能堆在堂屋,都快沒腳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