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有假!城門口都貼出告示了!”
一眾學子奔走相告。
新皇登基,於民有利的新政推行了好幾項,首當其衝就是把官員隊伍中那些不事生產、又搶人功勞的蛀蟲給清了一批。
當年借著新式漚肥法升官的周誌海首當其衝。
其他官員也擼了一大串。
這麼一來,可用之人就少了。
於是開了這次恩科。
崔季康背著書袋準備回家,即將農忙,他要回家幫忙秋收。
“崔弟,你聽說了嗎?縣城門外張貼了告示,新皇登基,為天下學子廣開恩科,不必等兩年後了,我們今年就能參加鄉試!”
“對啊季康,你怎麼還回家?留在書院抓緊苦讀參加鄉試去啊!”
崔季康猶豫道:“我還不知道今年報不報名,得先跟家人商量。”
“商量啥呀!開恩科等於多個機會,你縣試可是考了第三名,我們這些三十名的都打算報名鄉試,你竟然還在猶豫?”
“是啊崔弟,恩科可不常有,興許我們這輩子就遇到這一次。新皇給了我們這個機會,就去試試吧。哪怕沒考中,也能發現自身不足,兩年後再去考也多了份把握。若是中了,豈不是省了兩年光陰?”
“唉,算了,崔弟可能覺得他年齡尚小,再蹉跎兩年也來得及。不像我們……”
“倒也是……”
在同窗或惋惜、或不解、或覺得少了個競爭對手的慶幸目光中,崔季康背著書袋步履沉重地回大窪村。
他知道他娘肯定不讚同他去州府參加鄉試,一來路上盤纏要不少錢,二來正值秋收,家裡等著他回去幫忙。
這三年以來,他瞧出娘的意思:讀書可以,隻要彆問她拿錢、彆耽誤地裡的活,隨便他怎麼讀。
哪怕他考上了秀才,為家裡免了兩個人的賦稅,她娘高興歸高興,逢人也誇他,但依舊覺得讀書不能耽誤地裡的活,農忙必須趕回來幫家裡收糧食。總擔心他萬一考不上呢?不還得回來乾活?
他不是不願意乾活,隻要時間不衝突,他很樂意回家參加夏收、秋收。
看著豐收的場景,總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
可鄉試就秋收後沒幾天,他若回家秋收,就沒法準備考試。即使這次不參加,兩年後依然要麵臨這個問題。他該怎麼開口娘才會答應他去考試?
“季康?”
徐茵抱著五個月的兒子去村口王婆子家訂豆腐回來,遠遠看到小叔子垂頭耷腦地走來,腳步慢吞吞的,似乎有什麼難題困擾著他。
“怎麼這個時候回來?午飯吃了嗎?”
這會兒早就過中午飯點了,徐茵看他這副樣子,不像是吃過飯的樣子,肯定很早就從書院出發了,在路上躊躇很久了吧,臉蛋都曬紅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