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風月女配民國種田(1)(2 / 2)

借著化緣或是做法事,物色容貌絕佳的女童,勸說她們父母“此女有慧根,入我佛門能興旺家族”,騙來以後打小訓練她們,把她們培養成才色俱佳的尼姑,將她們悄悄打造成自己的搖錢樹,待上任主持明慧師太圓寂,她開始堂而皇之地接待有錢香客,藥師庵搖身一變成了風塵場所。

城裡那些富家子弟厭倦了青樓的陳詞濫調,聽說城外有個風花雪月又清新脫俗的尼姑庵,庵裡的尼姑個個風姿綽約、才貌雙全,懷著獵奇的心態來了。

來了以後,看到布置得極為豪華高雅的庵堂、香氣襲人的房舍,聽著婀娜多姿、談吐不凡的帶發女尼們彈奏的樂曲,再聯想到這裡是戒律重重的清雅之地,越發覺得刺激,一時間心旌蕩漾、飄飄欲仙。

原本有著清規戒律的藥師庵,成了達官貴人們酒醉金迷的“獵豔場”,做起了“掛羊頭賣狗肉”的皮肉生意。

庵堂掙得盆滿缽滿。

而這些錢,大部分進了虞圓圓的口袋,小部分作為接待“香客”的女尼們的薪資。

這些帶發修行的女尼被尊稱為“師姑”,在庵堂裡有著僅次於主持師姑的地位。

她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雖為尼姑,卻喝酒吃肉,高興了賞兩口給底下乾活的光頭女尼,不高興就拿她們出氣,連掐帶罵是家常便飯,逼底層的光頭女尼頭頂蠟燭乾活也是常有的事,蠟燭油滴到光頭上,那種痛讓人生不如死。

而且真有人因此喪命。

但死亡也沒有引起師姑們的重視,隨便用張草席把人一裹,丟入後山,繼續她們快活的日子。

而這些乾活的光頭女尼叫“紮褲尼”,就是需要把褲腳紮起來、方便乾活的尼姑。

她們相貌普通、大字不識、音律不通,在高人一等的師姑們眼裡一無是處,也就配乾活伺候她們。

她們處在庵堂最底層,不僅精神、肉體要遭受折磨,還得乾最苦最累的活,挑水擔柴、洗衣做飯、端屎倒尿……什麼都得乾,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待遇卻是最差的,吃的是稀粥雜糧野菜窩頭,住的是茅房旁邊的雜物間。

此外還要輪流下山化緣,化緣所得也不歸她們所有,而是先由師姑們挑選,挑剩下的才輪到她們分配。

還有一些半路出家的尼姑,身上往往帶有錢財,所以待遇比較好,但需要按時繳納費用,錢越多待遇自然越好,不用乾活、不用化緣、不用外出做法事。但如果身上的錢財用光了,就隻能認命去做“紮褲尼”。

原身和同行的夥伴徐芸、徐盼兒就屬於半途出家。

她們曾是皇宮裡的宮女,大清宮門被起義軍攻破以後,她們跟著毛姑姑喬裝打扮逃出了宮門,投奔姑姑位於南方的娘家。

倒黴的是,社會經驗不足,剛出京城沒多久,裝著金銀元寶的包袱被偷了,靠著變賣身上僅有的耳墜、發簪等小物件,雇了輛馬車惶惶逃往海城。

毛姑姑年歲已高,又一路車馬勞頓,得了風寒遲遲不見好,最終還是沒能挺過去,臨終前,道出了原身的身世。

原來,原身是德宗帝的幺女,德宗帝退位那年,她才出生。

她的生母是毛姑姑伺候的主子,生產完出血不止而難產,把女兒托付給了毛姑姑。

那會兒前朝政權更替、後宮波瀾跌宕,一片混亂,毛姑姑謹遵主子遺言,封了產婆的口,對外宣稱主子難產、小主子胎死腹中。

實際上,原身一直被她帶在身邊,跟其他小宮女們一起長大。

毛姑姑道明徐茵的身世就咽了氣,都沒來得及告訴三個孩子下一步該往哪兒去。

三個小丫頭,最小的原身才十五歲、最大的徐芸也不過十八歲,此前一直生活在宮裡、涉世不深,又身無分文、無處落腳,茫然無措中,來到了藥師庵。

但沒想到藥師庵不是普通的尼姑庵,是貼著“風雅”標簽的銷金窟……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