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這破身體,空有一身永久神力使不上,乾點啥都氣喘籲籲的,多幾個人方便打下手不是?
這不,方哥帶著師弟已經把後院屋舍裡堆滿雜物的炒茶灶騰出來,清掃乾淨,把幾口炒茶的鍋子洗乾淨一字排開晾著,就等徐茵指揮怎麼炒了。
專門用來炒茶的灶一共三個灶眼,依次架上三口鍋,分彆是生鍋、二青鍋、熟鍋。
桃李村的村民炒茶有一句口訣:第一鍋滿鍋旋、第二鍋帶把勁、第三鍋鑽把子。
小陶一聽就理解了:“就是說,第一口鍋裡炒的時候動作幅度要大,讓茶葉滿鍋打轉,儘可能接觸鍋麵,是為了讓茶葉受熱均勻嗎?”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徐茵道,“因為一開始茶葉有水分,炒慢了或是聚在一起炒,容易造成受熱不均,導致有的炒乾了有的還潮著。”
徐茵洗乾淨手,等鍋熱了以後,演示了一遍。
在生鍋裡快速翻攪約莫兩分鐘,眼見著手裡的茶葉變得柔軟、葉色趨於暗綠,迅速掃入第二口鍋。
二青鍋的溫度要比生鍋低一些,炒製時需要“帶把勁”,因為要在炒製過程中,把茶葉揉按成片、或是揉搓成條,簡言之就是要給茶葉塑形。
一般來說,嫩芽尖都是按成片,老茶葉搓成條。
以前炒茶她從來不會感到累,這次不行,即便有永久神力加成,這破身體依然吃不消連續幾分鐘的“高強度”勞作,待茶葉結束二青鍋的炒製,被掃入熟鍋,徐茵氣喘籲籲地退到一旁,讓其他人接上。
她需要緩一緩。
熟鍋的溫度比二青鍋還要低,主要起進一步給茶葉塑形的作用。因此工序較為簡單,就是反複揉撚茶葉,使其殺青失水、條索緊細,直到茶香散發出來,就可以出鍋了。
徐茵一邊指導一邊坐在旁邊喝水休息,小陶、方哥幾個人輪番上陣,把采回來的半斤茶葉炒了出來。
炒好以後還不到半兩。
不過給大家分一分泡來嘗嘗還是沒問題的。
李大爺提著一隻老鴨上來的時候,徐茵正坐在天井的樹蔭下一邊跟大夥兒聊天一邊喝茶。
其他人喝的是剛炒出來的綠茶,其實剛炒好的茶喝起來口感不會太好,且對胃的刺激比較強,但大家出於新鮮嘛,搶著想要嘗嘗親手炒出來的茶葉,於是泡了一壺,一人一小杯品茗一番自個的勞動果實。
徐茵擔心胃受不了,不敢喝,她喝的是名醫堂老中醫給她開的藥茶。
“徐小姐,這茶喝著真不錯誒!”方哥端著茶杯啜了一口,眼睛亮了,“比我們辦公室裡那罐茶葉喝起來清香多了!”
小陶也說:“我覺得也很好喝,我以前不怎麼愛喝茶,就算喝也是喝奶茶,但這杯茶我覺得很好喝。”
徐茵忍不住笑:“那是你們帶著濾鏡在喝它,自己炒的茶,喝起來感覺特彆好是不是?就跟自己種出來的菜一樣,吃起來特彆香。”
“不是,是真的很好喝!”
“雖然有一點點澀,但你不是說了嘛,放半個月以後就沒澀味隻有醇香了。我們要不要去把茶樹上的嫩芽都采下來炒成茶啊?以後想喝隨時都能喝。”
徐茵正要說啥,李大爺進來了,聽他們在說炒茶的事,聞了聞他們泡的茶:“喲!聞著還可以啊。是老徐家那幾株茶樹上采的嫩芽尖炒的?聞著挺香。”
小陶挺有眼力見地給他倒了一小杯,請他嘗嘗。
李大爺呡了一口:“挺好挺好,不苦澀。”
連村裡的老大爺都這麼說,那還等什麼!
留下方哥保護徐茵,其他人無懼烈日,都跑去采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