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建築隊要在這裡待多久啊,不是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就說現在正在造的一期養老公寓,據說要小半年才完工。
完了還有二期、三期以及養老園的各個功能活動樓……可以說,沒個三五年,完工不了。
村長稍稍一想,就覺得這營生能做!
“乾!”
他捋袖子開乾。
徐茵去過村長家,他家位於村道旁,進出村方便,而且人口多、院子大,有足夠的空間開小食堂。
不過以他家現有的房子格局,做員工餐廳稍顯寒磣了點。
為了讓員工吃好喝好,有充足的精力投身到工作中,徐茵批了一筆款,在村長家的前院蓋了一間玻璃房河景餐廳。
因為村長家臨河,這條河是由多股溪流彙聚而成的,由東向西穿行而過。
河水原先就很乾淨,自從響應五水共治的惠民政策後,就更加清澈了,接近兩米深的河,站在岸邊就能看清河底的水草和大石頭。
之所以建玻璃房,一是節省時間,整體玻璃房隻需訂購,就會有專業人士上門安裝,兩三天就給你裝好了,從主體到橫梁再到零部件全都是環保產品,裝好就能投入使用;二是玻璃房不僅美觀而且不影響村長家的采光。
夏天光照強烈,就合上頂部的遮陰板、放下竹簾,反正裝了空調,進去涼快得很。
員工餐廳能同時容納五十人同時用餐,到時候發放餐券,大家按餐券上的就餐時間分流去餐廳用餐,當然也可以打包回宿舍吃。
吃和住這兩最關鍵的問題解決,並且讓員工們相當滿意,徐茵也就放心了。
接下來,就靠大家眾人一心共同建設這座能讓無數人眼前一亮、並且十分向往的養老園了。
忙碌的時候,時間就會過得非常快。
不知不覺,夏季到了尾聲,住在山腰,早晚有點涼了。
站在大平台上遠眺,原先一望無垠的綠,如今間或染上了金黃。
象征豐收的秋天即將來臨。
桃李村的田地是周邊幾個村最少的,但每家每戶平均下來也有三五畝。
原先這些田都比較分散,有的在山腳、有的在河邊,有的散布在屋前屋後。
徐氏集團承包下來以後,準備聚到一起,構成一個整體的田莊。
所以這一季豐收以後,子公司會派人過來丈量土地,給村民們換置到統一的種植區塊,並且派專業的人過來栽培有機水稻或其他農作物,村民們今後就不用下地勞作,等著領分紅就行。
所以,這最後一次收割,村民們心情特彆好,不僅今年收成好,最主要的是——很快就要迎來無壓力零負擔、清閒美好的養老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