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戰詩(2 / 2)

次元入侵現實 吳子雄 4006 字 10個月前

這就是‘文膽’,所謂相由心生,劉浩感覺這很可能是自己參照《儒道至聖》的階位,促使了這顆‘文膽’的產生,這讓他有了新的野心,是不是,也可以像《儒道至聖》那樣,書寫詩詞作為攻擊手段?

“老曾,有沒有帶筆墨紙硯?”

“有有有!”

曾建良自從轉變修煉方向之後,一直以‘儒生’自居,到哪裡都帶著這些裝備,很快就從背包裡將筆墨紙硯找出,攤開在劉浩身前;

毛筆是書寫小楷所用,很細小,紙張也不是宣紙之類,吸墨倒是不錯,墨條隻有尾指大小,硯台還是塑料的,簡單至極,可以看出曾建良還真的很用心,這套筆墨紙硯,完全就是為了野外攜帶配套的;

劉浩拿起筆,收斂了臉上的笑容,閉上眼睛,感知之中,大樓的下方位置,有著一小群野狗正在覓食,收回感知,劉浩開始回憶起《儒道至聖》之中的秀才詩來——《擒王》與《石中箭》!

《擒王》在儒道至聖之中,是強弓詩,為隊伍弓箭手加強射擊威力,專門射殺對方首領而用,引用到地球,必然就是加強槍支的威力,在這裡顯然有些不合適;

《石中箭》則是殺敵詩,劉浩細細品味其中的內容,上闕是形容場景,發現不對疑似敵人,彎弓就射;

下闕則是描述射擊的效果,射出之後風平浪靜了,也不再多管,等第二天看到射擊之後的威力,雖隻是虛假一場,但這跟射出的箭卻深深的沒入了岩石之中,威力驚人;

劉浩發覺很適合目前的場景,夜深人靜之後,氣息的收斂,讓周圍的妖獸又蠢蠢欲動,敢於前來溜達,造出了動靜,也該給他們一個小小的震懾,讓他們知道這裡不是他們能來的;

提起毛筆,在曾建良磨好的墨上點了點,在紙張之中寫下了詩句:

石中箭

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

沒入石棱中。

一蹴而就,二十來個字沒有絲毫停頓,第一次使用‘儒道’詩詞,劉浩將整個心神都投入其中,書寫之前的細細思考,更是將這首詩的意境理解的通透,寫完之後,感覺整隻手臂都有些酸脹;

褶皺的白紙上,閃過一層淡淡的寶光,這是首作寶光,代表著這首詩詞第一次在地球上顯示出玄幻的威力;

隨著寶光的增加,紙張上顯示出了一副景象,正是詩詞描述的場景,飛快的閃過,就像在看一個極端的默片;

景象一結束,寶光炸開,一個和劉浩身高接近的人影出現,這人影身上穿著鎧甲,手中拿著寶弓,正是景象之中那將軍的身影,麵容有些模糊,劉浩知道,這是李廣;

李廣影像聚合完成,也不知是不是錯覺,劉浩感覺李廣似乎朝著自己微微點了點頭,隻不過這動作近乎沒有,一閃而逝,這會,李廣已經彎起弓弦,一根能量凝聚的弓箭出現射出,弓箭劃過大樓,朝著劉浩感知之中的野狗群射去;

感知之中,那根能量箭將野狗妖獸的領頭紮個對穿,從頭顱進入,從腹部穿出,射入地麵之中,沉入數米才停下,這一箭的威力,三階及三階以下的妖獸想要防禦,幾乎沒有可能;哪怕是四階的妖獸,也很可能要為之喪命;

二階射殺四階,劉浩感覺很可能是首作寶光攜帶的威力,雙倍傷害導致,換了他人日後使用,一半的威力,對於四階的作用就少了許多,二階、三階的妖獸還是很有震懾力的;

李廣虛影在射完箭之後,化作光點,沒入詩詞紙張之中消失不見;留下目瞪口呆的一群人久久不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