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巴掌之後,一個甜棗,想來都是有效的,巴掌必須在前,才能給甜棗,順序錯了,就是大忌。
龍國崛起,受限於流通問題,使得地位雖然得到地球留存國度的認可,心服口服的卻一大批,華埠的現象就是最明顯的展示。
劉浩既然來了,沒道理不給個巴掌他們。
裝比之後打臉,固然很爽,可直接打臉難道不爽?
“您好,請問,可以坐下嗎?”
劉浩抬頭,看見一個老者端著一杯酒,十分客氣的詢問;
“請坐,老先生可是觀察良久,看來是下定決心了!”
“老頭子我近百歲的人了,考慮的自然能要多些,見笑了!”
“也是,年紀大了,沉穩倒是沉穩了,也喪失了一部分衝勁;”
劉浩的話,可沒有客氣,他聆聽的時候,注意眼前這個老者很久了,當然,對方也不是唯一選擇。
“是啊,老頭子我幾代人都窩在華埠,守著一畝三分地到現在;按理來說,也該知足了,哎,人啊,總是溝壑難平,總想要更多!”
“哈哈哈,可不能這麼說,是我們華人,有了子孫,就會為自己子孫考慮得更多,總要給子孫後代,打下一片基業吧?”
“對對對,哈哈,小友這話沒錯,比老頭子我看得遠!”
“老先生貴姓?”
“複姓司徒,在華埠,家族已經生存了一百多年,大家夥看在祖上的麵子,也能說上一些話!”
“我叫劉浩,老先生應該收集到我的信息了吧?”
“孟浪了,對國內的大事,華埠都略有收集,劉先生鼎鼎大名,華埠眾多華人沒有不認識的道理!特彆是劉先生創立儒道體係,可是給了我們這些華人莫大的希望!”
“儒家啊,曆史各代解讀,到了現在,都快忘了‘外王內聖’的精髓!不懂得這份道理,又如何修煉儒道?可惜了!”
劉浩說話間,掃了大廳一眼,這裡麵的中老年人,多半修煉了儒道,可文位都很低,最高的一個,就是眼前的司徒老者,不過是個舉人。
他的話,讓司徒老者陷入沉思,現代人,讀書修行儒道,信息太多,各種觀點參雜,沒有度過本質,一知半解之下,以為得到精髓,可惜,儒道的源頭,始終是諸子百家,沒有通讀他們的思想,又怎麼能算修行儒道?
近代內聖外王太久,脊梁骨都彎了,又哪裡能養天地正氣?又哪裡能形成百家傲骨?
“多謝劉大家指點,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司徒老者站起,朝著劉浩微微鞠躬,劉浩坦然受之,半師之恩,他完全受得起,不管是儒道創始人的身份,還是方才的指點,都十分坦然。
司徒老者精氣神似乎發生了重大變化,就好像心靈經受了洗禮一般,身形提拔了許多,原本老邁的身軀之中,一股淡淡的威勢油然而生,劉浩見了微微一笑,點點頭表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