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 1109.引導唐三藏
1109、引導唐三藏
不得不說,唐三藏幾乎完全使用功德催化出來的準聖,就好似一夜暴富的暴發戶一樣,迫不及待的想要自己的社會地位,也隻有這樣才能使得他有了方才的狀況。
然經由今日變故,唐三藏日後行事也必然會收斂許多。
事實上,更多的原因,還是原本的金蟬子修為並不高,在大羅金仙層次也隻屬於平平無奇,離著準聖本就有著千般距離;
西遊結束,一介凡人唐三藏一個是原本修為尋回,還沒鞏固,立馬就因為巨量功德拉著他前行,一路拖行直到準聖,整個修為就好似堆積木一般,根本就是空中樓閣;
他這樣的狀況,沒有個三五百年鞏固,所能發揮的作用最多比大羅金仙道果高一絲,甚至有時候對戰之時,還不定能夠戰勝大羅金仙道果者。
這就是他和那些靠著自己的腳印一步一步踏入準聖的最大區彆,隻不過沒有人提醒他罷了。
今日的遭遇,也算是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提醒。
也就是他唐三藏並非好戰之輩,在劉浩和昊天麵前丟些麵子,總比日後被嘲笑要好多了。
“阿彌陀佛!拜見大天尊!拜見紫薇大帝!”
頭腦清晰之後的唐三藏禮數很周全,這一聲‘拜見’也讓劉浩和昊天二人將身上氣息收起,對著唐三藏微微點頭算是過去;
“今日湊巧,唐長老不妨一起坐下喝一杯!”
“多謝帝君!”
唐三藏適應的很快,坐下不過幾個呼吸時間就已經將情緒調整,待一口茶水飲下,身心已然完全平靜下來;
“阿彌陀佛!好茶!”
不得不說論虔誠,佛門諸多弟子就數唐三藏為最,連誇口好茶,都要帶著‘阿彌陀佛’字眼先行。
這態勢,引得劉浩和昊天都忍不住哈哈一笑;
“如今‘阿彌陀佛’可管不了這方世界!”昊天湊趣說了一句;
唐三藏卻當真了:“阿彌陀佛!佛就在心中,貧僧卻不敢絲毫忘懷!”
他這份慎重又引得劉浩和昊天對視一眼,這一眼,卻是默契使然,心中具是想著眼前唐三藏算是徹底廢了;
內心如此虔誠,對佛門而言,固然是好的不能再好的事情,可對唐三藏而言,卻有如一道天塹一般的枷鎖穩固心中,這道枷鎖,就是‘阿彌陀佛’,換言之,不突破這道枷鎖,唐三藏這輩子也不可能踏入混元階層。
混元,可不是其他,混元如意就說明了一切,這裡頭,最基本的,就是走上自己的道,這麼一個開口必稱‘阿彌陀佛’的門徒,又怎麼可能在自己的道上一路前行?
佛門和道門在這一點上可以說非常的迥異;
道門修士,也有著自己的‘口頭禪’,那就是‘無量天尊’!
所謂‘無量’,便是無窮。
故而,道門修士並非對某一個‘偶像’崇拜,而是直指道的本質‘無窮’是也!
這不僅僅擺脫了內心‘偶像’的壓製,更在時刻的提醒自己,未來是無窮無儘的,休要為眼前的高度所限製,鼓勵每一個道門修士勇攀高峰。
在洪荒,佛門這樣的做法不能說是錯的。
因為在洪荒之中,幾乎所有的準聖都明白,想要成就‘混元’,幾乎就是不可能之事,這使得他們不得不將目標鎖定在‘聖人’之位;
故而,佛門施加給門徒枷鎖就不能算是枷鎖了,更多的還是借助,借助‘阿彌陀佛’這個後台提升自我,成佛作祖之後再聚集整個佛門氣運、功德突破之。
可如今卻大有不同,洪荒鏈接到了地球,等於突破了洪荒世界的天花板,這道原本的好處就變成了一道無形的枷鎖,隻不過佛門知曉者也唯有‘文殊菩薩’罷了。
這家夥如今早就拋棄開口必‘阿彌陀佛’的口頭禪,雖不能說內心將這道枷鎖拋棄,但已經在這條路上努力著。
唐三藏又和文殊菩薩有著本質的區彆,二人幾乎就不是一個頻道的。
文殊可是半路加入佛門的,此前可是闡教十二金仙之一,你若說他內心對佛門兩大聖人有多少崇拜,誰也不會相信。
對文殊菩薩而言,加入佛門,更多的就相似足球運動員的轉會,感覺自己在闡教門下到了某一個瓶頸,迫不及待的加入另一個俱樂部嘗試一番;
其內心之中,闡教和佛門之上的聖人,一定程度而言,元始天尊在他內心的威望還要高一些。
唐三藏呢?他本就是如來進入佛門之後收取的弟子,從血脈深處就已經被同化乾淨,從頭到尾都是佛門中人,如今的表現就是最大的明證,文殊菩薩可以改變,唐三藏內心那一關可不好過。
這也是劉浩和昊天不看好的緣由,這是一個日後在佛門之中或許能成為佛祖的家夥,可想要成就混元,還是算了吧。
隻不過這些,劉浩和昊天可不會表現出來,更不會提醒對方,那樣做也沒有意義,說不定還要讓唐三藏以為二人有著其他陰謀呢,何苦來著?
唐三藏的到來,劉浩心中早有準備,可如今對方到來,他依舊有些不知如何處理;
這是一個已經鑽到了牛角尖內的家夥,他的內心早就被佛門的一切所填滿了,可以說絕對是被佛門洗腦最徹底的一個,可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服的;
你讓他悠著點,對方根本聽不進去,就算你警告他不得強渡他人,眼前或許能聽進去,可轉身就會忘得一乾二淨。
這是屬於你越是和他辯解,他越會和和糾纏,不勝利不罷休之輩;
劉浩感覺自己在洪荒西遊路上幾次布局根本沒有收到效果,白骨嶺上的佛門三問,當時或許有些效果,如今呢?似乎一點也看不到了。
這一世的唐三藏才曆經多少歲月,此前九世返回的記憶就足以讓他對佛祖的虔誠上升一大等級,更何況原本金蟬子億萬年的記憶?
這麼看來,似乎也說得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