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此時的內心境界便是如此。
從初入修行之時,再到高高在上以為自己超然物外,卻不知反而太過刻意,導致沒有真正的參悟精髓。
但此時卻不同,哪怕不過剛剛從‘高高在上’踏出,半隻腳再入紅塵,反而真正做到了‘超然世間’也。
他也沒有刻意的將自己‘顯貴’的道袍更換顏色,更知道刻意了反而不美,還不如任之由之,等什麼時候周圍人群掃過自己之時,那份‘驚訝’之色消失,反而說明了自己境界更進一層也。
似乎想到了什麼,他低頭看了座下小毛驢一眼,而後颯然一笑,揮揮手拿出一塊庚金,一口氣吹出,須臾就化作一枚金色鈴鐺,再隨手從天空拘來以多雲彩,化作絲線,穿透其中,朝著小毛驢輕輕一拍,那鈴鐺便掛到了小毛驢脖頸之上。
做完這些,似乎又想到了什麼,複又在自己藏物之中挑挑揀揀,這才訓導一柄拂塵,也不知自己什麼時候得來,一直壓在箱底,今日總算是得見天日。
這下,他‘道人’裝備也算齊全,落在周圍人群眼中,就好似讀了一枚‘印章’一般,真灑脫道人也。
‘叮叮叮’聲音響過,分明在提醒周圍有人到來,分明在告知前頭讓路,可反而讓任見怪不怪也。
劉浩甚至能夠感覺出周圍人群內心想法,那就是這個道人譜子也忒大了一些,卻不知是哪個道觀人物?
思維延伸的,更是將他視作前朝分封的某個‘真人’,不知朝代更替,卻還在顯擺,可謂不知死活也。
“那道人左臂道袍之上,刺的莫非是龍紋?”
“兄台好顏色,隻是不知‘幾爪’,這要換在前朝,早就腦袋搬家。”
“還是新朝好啊!可惜至今仍不知哪個做了皇帝?天下百姓也都如我這般期待吧?”
“哪個不是?”
“隻是我聽聞紫禁城內宮女太監儘皆遣散,莫非帝都要更改不成?”
“誰能知曉?不過看情況,多半是了!”
人群之中,交談之聲逐漸落入劉浩耳中,哪怕最初將眼光投入他身的,到最後依舊要歪樓,可一旦將話題轉向百姓真正關心之事,這才能引得更多人加入。
換做一炷香之前,劉浩絕不會將時間放到這些‘聊天內容’之中,可現在聽起來反而十分的順耳,不自覺的就將思維跟隨,朝著百姓聊天的內容開始思緒起來。
這種變化他內心十分清楚是自己心態改變的結果,反而認為這才是人間煙火的自我展示,也樂得投入其中。
隨著這些聲音消失在自己耳邊,他明知道想要繼續聽聞他們交談,不過是心神一動之事,但卻沒有這麼去做,他現在是一介‘道士’罷了,能聽聞的距離也就是這麼遠,也無需因為自己想繼續聽聞其中內容就去做些不符合自己身份之事。
這也算是另類的‘知行合一’。
非是扮演,而是自我的一種肯定,是自己下定了決心進入紅塵的一種真正體現。
這些內容已經入了雙耳,既然思維跟隨,不妨投入其中繼續思考。
他知道方運再不會去設立一個‘皇帝’,也沒有因為一個道人本不該知曉這些消息就選擇了忽視,既然已經知曉,那就知曉了。
他想的更多的還是接下來方運建立的‘新朝’又該以什麼樣的體製出現在這方世界之中。
思來想去,他感覺方運最可能的還是借鑒儒道至聖世界的治理模式。
可儒道至聖世界的體製,他也知曉不多,隻知道是百家協同治理天下,諸多機構各司其職,百家皆有其根本,然如何協同,他卻沒有多少概念。
得不出答案,他也沒有去鑽那牛角尖,也沒必要,還不如再繼續走走,看看變化如何再去思慮不遲。
他這種心態,反而更加如何他現在的人設,身上不自覺的就飄起了一股氣息。
這道氣息十分難以形容;
給人的感覺,即好像與天下格格不入選擇了避世的隱者,細看之下依舊心懷天下,一旦機會在前,勢必掙脫而起。
你說他是一個道人,分明和一個遊子沒什麼區彆;
你說他是自我清高,明明落魄騎著一頭毛驢,卻又分明和他人沒有多少差距。
可就是這般‘展示’,卻分明給了他人一股獨特的感知,吸引你想要上前和他闊論一番,較一個高下。
也是因此,走不過幾裡地,迎頭一輛馬車行來,那車輛之上窗簾掀開,看到劉浩身影,交錯之際,便將他攔下。
似乎正好也是路過酒樓,多了一個借口,更恰逢午時十分進食之時,劉浩也不以為意,直接應下。
那下車的卻是一個長須老者,發色已經花白,長須之上也隱有白絲,雙眼之中卻儘顯精光,看來身體倒也不錯。
外人看了,多半會以為這是前朝官宦,哪怕改了朝代,人家依舊富貴。
可劉浩卻能一眼看出,眼前這人頂多算是富戶,骨子裡卻十分清高,或許也是看到劉浩氣質和他是一類人,這才心中一動,將他攔下。
果不其然,酒不過三巡,眼前老者就將話題一轉,提到朝代更替之事,話語之中,雖依舊淡然,卻也能從中聽出那份內心隱藏至久的歡喜之色。
劉浩很想掐指算一算眼前老者的來頭,可一想到自己如今人設,也硬生生的忍了下來,想著從對方話語之中的分析,勢必也能猜測出幾分。
“老先生看來也是受益者?”
這話之中多了一分試探,那老者微微一愣,可隨意又十分灑脫,似乎這一楞之際才想起已經無需太過顧忌。
“哈哈哈!不瞞小道長,咱家祖上可是跟隨明太祖打過天下,雖後來家道中落,但卻也沒有給異族當狗的習慣。”
說到這裡,那老者又是微微個歎息;
“隻是老夫也隻能僅此而已,日日思及神州重塑,卻也眼睜睜看著前朝日日穩固,如今也算是全了老夫這份期盼也,死亦明目囉!”
“哦?老先生祖上?”
劉浩接著對方話題給了回應,也算是將階梯遞上,哪裡不知道分明是眼前老者想要他提出的疑問?
他心中想的,卻是另一回事,似乎大清從康熙到現在的乾隆,傳不到百年,也就是三代之事,而眼前的老者看起來六七十歲,其父輩勢必是大明期間,似乎也說的過去,能讓他堅持至今,也算是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