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青被木婉青提出的說法驚到,“你要和我合作開藥鋪?”
木婉青平靜地點頭。
苗青也被她的平靜感染,冷靜下來開始思索這件事到底可不可行。
他家就有一間種子鋪,由他父親和哥哥打理,他偶爾也去打個雜,因此對經營鋪子一事也略懂一些。
如果他們要開藥鋪,那麼租鋪麵、雇活計、請大夫,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加在一起每月少不了三四兩銀子,這可不是一筆小錢。
他家在鎮上做了這麼多年的種子生意,到現在賺的也並不多。
如果有人貿然開間鋪子,不賠本就已是不錯,賺錢的隻是極少數人。
但據木婉青說,她能提供數量不少的高品質草藥,再聯係到溫家如今的收購價格。
三四兩銀子,不過是幾斤草藥的事。
這樣一來,至少不用擔心因為虧本而堅持不下去的事情了。
而且她還提出,除去她提供的高品質草藥外,也可以從彆的藥農、村民那裡收取普通草藥來賣。
他覺得這提議也非常好,後者無疑也是賺錢的,隻是賺的少罷了。
經過他這些天對草藥行情的研究,很多村民賣草藥都被壓價很低,而很多赤腳大夫從醫館拿藥價高不說,品質還差。如果有一個收取草藥,然後合理價格出售草藥的藥鋪,會有不少人支持。
譬如他這些天來接觸的一些赤腳大夫和小藥農。
他想清楚這一切後,問道,“那我們具體是怎麼個合作方法呢?”
木婉青見他答應下來,遂將合作的方式說與他聽,那是她根據宗門藥修的藥坊模式簡化而來的。
簡而言之,就是她負責錢和草藥,做甩手掌櫃,由苗青來當表麵上的掌櫃,去負責具體的經營、買賣等等一係列雜事。
事實證明,她沒有選錯人,苗青隻用了不到半刻鐘的時間就接受了這個模式,並且兩人很快就敲定了各種細節。
賺到的錢,她占八成,苗青占二成。
苗青一開始還不太同意,覺得二成太少了,怎麼這也要三成。
但在木婉青說出每個月至少提供一百斤草藥的時候,他就立刻答應了下來。
溫家那邊對木婉青提供的草藥的收購價是市價的兩倍多,最少的也是一百文一斤的價格,最多的甚至超過一兩銀子一斤,平均藥價要在五百文一斤左右。
也即是說,一月一百斤草藥,大概能賣到五十兩銀子左右。
即便扣去各種支出,少說也還剩三四十兩銀子。
這其中哪怕隻有兩成,也是七八兩!
一月七八兩銀子,這可比他家種子鋪一月的全部收入還高!
而且還不用他出錢,隻要出力就可以,就算到最後失敗了也不虧他什麼,哪裡有這種好事。
苗青有些激動,幾乎立刻就想把藥鋪開起來開始賺錢。
木婉青也很高興,她隻需要出第一個月五兩銀子的開銷,就能收獲一個接下來會源源不斷為她賺錢的藥坊。
至於那每月一百斤草藥,那不就是她去濟民醫館兩趟的量嗎?又不算什麼。
苗青已經在腦海中把一切都想過一遍了。
租個鋪子,好說。他叔家附近就有兩處空鋪子,那地方有點偏,租金不會很貴,一兩銀子左右就能搞定。
雇夥計,好說。一月三百文的工錢就能讓人挑到滿意的,這活簡單,是個人就能做。
請大夫,好說。他這些天認識了不少赤腳大夫,和幾家醫館也打好了關係,不用醫術多精湛,隻要能辨彆藥材好壞就行,一月一兩銀子足夠了。
其他那些瑣碎事情,有些他搞不定請他老爹出麵去辦,也就是幾兩銀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