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木婉青和趙大夫一起乘坐牛車去鎮上。
這次牛車上十幾個人中有三兩個看起來得了風寒,趙大夫主動詢問了他們的病情,還給號了脈。
這幾人都是要去鎮上看病買藥的。
其中臉色最差的那個,說是之前吃過一陣子藥,但是並沒有好起來,打算再去看一次。
趙大夫給這人看過脈之後,臉色幾乎變得和這人一樣差了。
木婉青知道,趙大夫這反應,多半這人是沒什麼救了。
她看著那幾個偶爾咳嗽幾聲的人,完全感覺不到有什麼疫症來臨的危機感。
因為她前幾次出門時也都是這樣,每次基本都能碰到幾個感染風寒的人,連每次的人數都不曾有多大變化,每次都是三四個。
這般看來,至少這疫症傳染性不強。
她的體質強大,沒有染上疫症不能說明什麼,但是趕牛車的少年這麼久了也並沒有被感染,足可以說明這一點。
既然感染性不強,且有能治愈的法子,初期症狀又和風寒類似,無論怎麼看都不像是多嚴重的病症。
她是不會得這個病的,即使得了也能靠靈力祛除病氣恢複過來。
而劉氏她們如果得了病,有濟民醫館的大夫在,和她催生的草藥在,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一次催化的藥效不夠,還有二次,三次……
既然如此,她就不必太過擔心。
她對醫術沒什麼了解,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多的提供些草藥吧。
這般說來,還是儘快把藥坊開起來是正理。
到了鎮上,她和趙大夫分彆,徑自去了租住的宅子。
宅子裡有她之前催生的一些沒采摘的草藥,這次剛好可以摘了,裝起來等下讓苗青帶人來取。
采摘並不多費力氣,隻是有些費時間。
為了方便,這次她每個麻袋裡隻裝一種草藥,三個麻袋裡裝的分彆是百枝、紫蘇、桔梗這三種價格較高的草藥。
每個麻袋都裝的滿滿的,估麼著得四五十斤,三個加在一起,少說也是一百二十斤往上,超出一開始說的一百斤的份額不少。
不過這不是問題,想來苗青也不會有什麼意見。
能賺更多的錢,誰會有意見呢?
搞完這一切,她就去集市上找了苗青。
苗青早就等在那裡了,一見她去,就立刻急匆匆地要帶她去看他們的藥坊。
一路上健步如飛,要換個人還真不一定跟得上他的腳步。
不過木婉青跟的上,同時她也被苗青的情緒感染,心中有些好奇,這五天裡,苗青把青野藥坊做到哪一步了。
苗青帶著她來到一條偏僻的街上,停在掛著“青野藥坊”牌匾的鋪子前。
木婉青發現這條街雖然偏僻,但並不荒涼破舊,鋪子大小也合適,看著很是不錯。
藥坊裡有兩個夥計,一個忙著打掃,另一個正在和藥坊前的兩個人搭話。
“小兄弟,這裡有草藥賣沒有?價格幾何?”
小夥計看著隻有十四五歲的模樣,支支吾吾地說不出話來,忽然看到後麵的苗青,投來求助的眼神。
苗青上前幾步,說道,“李大哥,王大哥,是你們啊。”
那兩人轉過身來,忙過來和苗青打招呼,“苗小兄弟,最近有買到草藥嗎?我們兩人手裡的草藥又用完了。
這才幾日,鎮上的草藥價格就又上了一個台階。貴且不說了,還沒地兒去買。
鎮上的幾個大醫館都在收購草藥,過分的是,不少商人可開始囤積草藥。
倒讓我們這些真正需要草藥的大夫,買不到草藥,救不了病人。唉……”
苗青正是個商人,而非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