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買下農莊(1 / 2)

提起農莊,苗青來了精神,開始給木婉青講解他這幾天查探到的消息。

“我前些天都把一切打探清楚了,那農莊沒什麼問題,是個好莊子。

五百五十畝良田,一百多畝荒地,五十多畝林地,九十七個佃戶。

每樣分開按照現在的市價算都要兩千七百兩銀子左右。

我了解了下前兩年賣出去的兩個莊子,這個農莊的價格在三千兩左右的時候我們買會比較劃算。

但是根據我和賣家那邊的曹管事溝通的情況來看,三千兩不太可能,不過三千三百兩該是沒問題的。”

木婉青知道莊子很好,三千三百兩沒問題就夠了,其他的那些對她暫時都不太重要。

今天剛到的時候她便從昨天賣野山參的那五千兩銀票中取了三千三百兩出來準備著了。

若是三千三百兩拿不下,再加上這次的分紅湊到農莊現在的要價三千五百兩也沒什麼。

反正她知道,拿下這農莊之後,要不了一年的時間她就能賺回本錢。

不過苗青顯然不像她這般不看重錢財,還在分析著買這農莊的利弊得失。

“我了解到現在農莊裡種了兩百畝黍子,兩百畝穀子,還有幾十畝其他的糧食,再有一兩個月就可以收成了。

糧食的長勢不錯,一畝地收個一百五十斤不成問題。

到時候這些一共得收六萬斤糧食,哪怕照著十銅錢一斤的價格,也是六百兩銀子的入賬!

當然這個過程中會有一些其他支出,但四五百兩銀子的收入是有的,買下這個農莊絕對不虧!”

木婉青看著他這般用心,有些欣慰,將早就準備好的三千三百兩銀票取出來交給他。

“那麼就買下來吧。交易的時候,按照老規矩隻寫我的姓氏就可以了。”

在這裡交易土地、宅子、鋪子等等一係列的交易,都會有地契房契之類的憑證。

在資產轉交過戶的時候,要有賣方人、中間人、見證人等等在場,這些人的名字也會留在契票上,但是唯獨買家可以缺席,買家的名字也可以不寫在上麵。

這樣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某些不願意暴露身份的買家可以如願,壞處是契票一旦丟失就會麵臨資產易主的風險。

不過對木婉青來說,隻有好處,沒有壞處,不會有人能從她這裡偷走什麼的。

所以此前她讓苗青幫她買的宅子鋪子都隻寫了姓氏木,不過青野藥坊所在的這家鋪子例外,什麼都沒寫。

苗青接過樸實無華的布袋,那是劉氏用做衣裳剩下的一塊麻布縫的,針線細密,邊邊角角都處理的很細致。

打開袋子,裡麵那厚厚的一遝一百兩麵值的銀票讓他呆住了。

真的是厚厚的一遝,這一遝裡麵隨便抽出一張來,都足夠在鎮上買下一處不錯的二進院子,或是一間不小的旺鋪。

而眼前這厚厚的一遝……

苗青深吸了口氣,壓下那些紛亂的思緒,取出銀票開始清點數目。

越清點他的心越平靜。

幾個月前他還是一個在集市上賣糧食種子蔬菜種子的小販,所經手的錢都是銅錢。

幾個月後他就搖身一變成了一家有名藥坊的掌櫃,手裡時不時能摸到幾十兩的銀子、上百兩的銀票,這變化可謂巨大。

但他或許是個天生的商人,在巨變之下並沒有迷失自己,反而越發清醒。

同時他意識到,隻要繼續跟著眼前這位木姑娘,他還可以走的更遠,遠到之前的他無法想象的地步。

清點完銀票之後,他徹底平靜下來,對著木婉青點點頭,便利落得帶著錢走出了靜室,去找曹管事買農莊去了。

他心中很有把握,這樁買賣能成。

……

且說農莊那邊。

曹管事答應了幫趙有去和主家通傳他“兩千兩銀子,加上一千五百兩等值宅子”的報價。

也如所說一般,找了個時間便回元家說了這事。

不出意外,被拒絕了。

“我要那些宅子有什麼用?讓他都賣掉了再來和我談。”

元家大宅裡,汪氏不屑地擺弄著她新做的指甲,

“短時間內要大量出手一些東西,不拘是什麼,價錢必然賣不高,想把這些損失轉嫁到我頭上,他想的倒挺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