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的畝產量一直是比較大的,在其他糧食畝產一百五六十斤左右的時候,紅薯的畝產量能達到五百多斤。
按說這算是高產的糧食,應該被推廣開來,但事實並非如此。
村子裡種紅薯的人家並不多,在三分之一左右,並且每戶人家種的都不多,三五分地,多的也就一畝。
這東西確實產量高,但卻有幾個缺陷在。
一來,這東西是前幾年彆國傳進來的,農人的接受度不高,更喜歡種代代傳下來的那些糧食。
且一畝地要買秧苗的話,大概得三五百銅錢,很多人不舍得出這個錢。
自家育苗會讓產量降低且不說,更會讓紅薯變小,且裡麵有粗粗的白線一樣的東西,讓紅薯原本就不怎麼好的口感味道變得更差,更沒人願意吃。
二來,這東西吃多了會脹氣,胃酸,沒有力氣,整個人都難受得不得了。
三來,就是這東西很容易發黴壞掉。
如果自己留著吃,吃了還沒一半,另一半就爛透了,接下來就沒東西吃了;如果要賣掉,大些的三四銅錢一斤,小些的兩銅錢一斤,太小的直接不收,總的來說和種其他糧食的收入差不多。
所以這東西隻能少種點,偶爾吃吃能緩解一下缺糧的問題。
當時木婉青要種兩畝地紅薯的時候,李嬸子想著兩畝地能收一千斤紅薯,分給她家三百斤。
她家裡五口人,飯量都大的很,一人一個月三十斤糧食才勉強吃飽,一家一月就是一百五十斤,三百斤要真的吃也就是兩個月的分量,就是摻著其他糧食吃,三四個月也絕對吃的完,多用點心三四個月內勉強能保存下來。
而且那時候想著這個冬天會很難過,有吃的就不錯了,就不挑彆的了。
誰成想能有現在的造化!
家裡有了徭役錢和賣種子的錢,不僅能買到充足的糧食,連媳婦都能娶上了,看這情況來年也不會差,到時候孫輩兒出生也完全養得起!
眼下又有了這麼多紅薯,還是相當於平白得來的,哪能不高興!
單看這紅薯的個頭,絕對能很容易就賣掉,今年年景不好,想來收紅薯的價格會比往年高上些,至少得五銅錢一斤。
瞅著眼下這情況,一畝地不說一千斤也有八百斤,兩畝地就是一百五六十斤,她家分三成能有四五百斤,全賣掉也得是二兩多銀子!
李嬸子正暢想著,木婉青已經丟掉手裡的紅薯,站起身來。
紅薯這東西能長這麼大實屬讓她有些驚訝,畢竟在原主的記憶中,木老三帶回家來的紅薯從來都是又細又小的。
原主挺喜歡紅薯的,因為這東西有點微微的甜味,還能吃飽肚子。
“李嬸子覺得這兩畝地能收多少紅薯?”
“最少一千五六百斤,最多兩千斤。”
木婉青有了準信,開始思索起這些紅薯該如何處理起來。
紅薯不同於其他糧食,如果要留種育苗,用不到太多紅薯,而且秧苗是可以割了一茬再等下一茬的。
這就注定做紅薯秧苗的生意時間跨度很長,很麻煩,且賺到的錢不會很多,不會比賣黍子種子多。
所以她沒打算摻和,這次就讓李嬸子一家去做這些吧。
剩下的紅薯,留一二百斤來吃,剩下的大部分,去向還是得賣掉。
目前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如意酒樓和溫家米糧鋪,另一個是苗家種子鋪。
前者主要是賣錢,後者主要用處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