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婉青介紹鄒廚娘和李嬸子認識,隻說一個是米糧店的管事來收紅薯,另一個是一起合種紅薯的人家,再沒多說彆的。
李嬸子抹了把額上的汗水,“這位管事想收多少斤的紅薯?”
鄒廚娘,現在該叫鄒管事,淡淡地掃了眼地裡的情況,
“看著也就一二千斤的量罷了,你們賣多少,我收多少。”
李嬸子一愣,往年賣紅薯,米糧店都很嫌棄,不是嫌棄太小不收,就是嫌棄大小沒分開,不好算價格。
要是都按大小分開,還可能被嫌棄量太大,不好賣容易爛在手裡。
當然,這隻是李嬸子的經驗,往年他們去的都是些小的米糧鋪,本身鋪子就小,去的人也不多,當然賣不了太多。
旁的糧食倒罷了,一時賣不完就慢慢賣,但紅薯不行,容易爛,就是沒爛,時間長了也影響味道和口感。
要是處理成紅薯乾,磨成麵粉,倒是能保存的久一些。
但是自己搞太麻煩,送去專門磨麵粉的地方,又嫌棄要花錢,總之就是各種嫌棄。
不成想這位鄒管事竟然不在意這些,李嬸子不禁心中動容。
不過,這些紅薯確實好,個頭大不說,滋味也好的沒話說。
前兩天,就連一向有什麼吃什麼從不講究味道的丈夫都和她提起,該多留一點自家人吃,這紅薯滋味實在是好。
李嬸子估計著這一共得是兩千斤紅薯,照七三分成,她家能分六百來斤。
原想著留一百斤,賣五百斤,但嘗過滋味後,決定留二百斤,賣四百斤。
她正要說呢,就聽木婉青說話了。
“我前陣子送了些紅薯給鄒管事,鄒管事覺得很是不錯,所以開出的價格是五十銅錢一斤紅薯。”
“多少?!”
李嬸子滿臉驚訝,聲音沒收住,一時地裡乾活的人和周圍瞧熱鬨的人都看了過來。
意識到這點,她忙捂住了嘴,不敢相信地問道,“五十銅錢一斤?可是……”
可是她前些天去鎮上常去的幾個米兩鋪打聽過了,開價最高的一個也不過是十銅錢一斤。
五十銅錢,實在是大大超出她的預料。
她到底也是有些見識的,看木婉青和鄒管事的模樣,知道這定然是真的無疑了。
而且有了前陣子賣種子的經驗,她也很快緩了過來,隻是心裡依舊怦怦跳。
五十銅錢一斤,這裡有幾百上千斤,那得是多少錢呦……
木婉青見李嬸子接受了這個事實,接著說道,
“我家的那份,打算賣六百斤,嬸子家的那份,打算賣多少斤?”
李嬸子想也沒想,快速說道,“五百斤!”
現在好不好吃都不重要了,五十銅錢一斤的價格,顯然是賣了換錢來更劃算。
等換了錢來,想吃什麼好吃的沒有?
再者說,那不是還留了一百斤麼?
吃一半,一般留做種子。
李嬸子心裡小算盤打的啪啪響,家裡三個人服徭役一共到手五兩銀子左右,一半多都買成糧食,還有一半還了借的錢,不剩什麼了。
前陣子賣黍子和蕎麥種子,她家一共賺到了差不多十兩銀子。
這些錢修修自家院子,再起兩間大瓦房,給老大娶個媳婦沒問題,但老二要是也一起娶媳婦的話就不太行了。
老二也十九了,也到了年紀,還有老三也十六了,都是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