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無法回答這個問題,難道要讓他說,平時是不瘸的,看見你才被嚇瘸的麼?
這話他說不出口,隻好轉移話題,“你想知道外麵的災荒的情況?”
木婉青點頭,“嗯。”
原本她是不在意這些的,天下如何不是她一個小小農女該關心的事。
目前她隻要關注這個小鎮之內的事情,最多關注這個小鎮周邊的事情就夠了,其他的,等以後有能力了再說。
但是現在一看,外麵的情況似乎不太妙。
外麵的災荒比預想的要嚴重不少,很有可能影響到小鎮,給她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危機。
如果情況真的那麼糟糕,那就要早作打算了。
李三思考一陣,緩緩說道,“我隻能說說我之前去東邊賣糧食的經曆,給你做個參考。
七月末的時候,我和十個人湊了二十兩銀子,買了兩千斤十銅錢一斤的粗糧,我們帶著糧食往東邊去了。
聽說東邊糧價貴,我們走出縣城,一路往東,我們穿過了相鄰的縣城,腳步沒停。
到第三個縣城的時候,那裡這樣的粗糧一斤可以賣到十六七銅錢一斤。
到第四個縣城,也就是臨渭郡最東邊的那個縣城的時候,二十銅錢一斤已經妥妥的了。
我們賣掉了一半的糧食,帶著剩下的一半繼續往東走。
走出臨渭郡,來到泉陽郡的縣城的時候,這些糧食,要價四五十銅錢一斤都賣的掉!”
李三頓了頓,呼出一口氣,似乎又想起那時候的瘋狂。
即便這麼高的價格,那裡的人卻還是瘋了一般的爭相購買著,沒有銀子和銅錢,就拿金銀首飾、玉佩釵環、絲綢衣物等等一切值錢的東西來換,甚至包括孩子和女人。
“在臨渭郡境內倒是還能接受,泉陽郡那邊兒一切就有些失控了。
鋪子十家裡有八家都關了門,路邊很多乞丐,行人麵容呆滯,普遍都瘦的不行,像是遊魂一般。
地裡的還沒成熟的莊稼都被拔光了,自然也就沒法兒指望來年的收成,情況隻會更差,沒有好轉的可能。
再往東走了一陣,我就碰到了災民,大批的災民。
他們就像蝗蟲一樣,哪裡有能吃的東西就往哪裡去,把東西都啃光了隻留下一片光禿禿的土地和無數具屍體,然後再前往下一處……”
木婉青微皺著眉頭,李三說的這情況,很不容樂觀啊。
糧食的價格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應當地的危急情況。
譬如鎮上最危急的時候,糧價漲到過三五十銅錢一斤,不過沒有持續太久,慢慢地就降下來了。
那時候情況確實不樂觀,也就是當時持續的時間短,不然肯定要餓死不少人,要出亂子的。
鎮上,甚至整個臨渭郡能安穩地恢複過來,主要有兩點。
一是因為官府的正確引導,及時徭役修築堤壩,沒有進一步擴大天災的影響。
二是因為市麵上有了足夠的糧食,這讓當地人有了喘息的時間,能種下糧食,安然等到收獲的那一天,漸漸緩過來。
但是有些地方就沒這麼好的運氣了。
一開始就受災嚴重,後來又沒能及時采取措施,土地被淹,房屋被衝毀,沒個幾年時間根本恢複不過來。
沒有糧食,沒有可以耕種的土地,留在那裡就隻能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