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微愣,半晌說道,“姑娘打算以錢糧入股托李某一並賣到外麵去?”
其實這算是常見的法子,此前就已經有人在這麼做了。
那些不想冒險的商人們買來糧食,以出工錢或者分紅的方式,找人帶去災區賣掉。
不久前,也有商人找上他讓他帶著商人的糧食去賣,事後給他二兩銀子的報酬。
他當即拒絕掉了。
開玩笑,他一次花三五十兩銀子,買上一兩千斤糧食,租二三輛牛車,招呼十來個兄弟,這個配置是當前最好的。
如果這一趟順利,這三五十兩銀子能變成二百兩,扣去買糧食的三五十兩,扣去租牛車的錢,還能剩下一百多兩銀子。
這一百多兩銀子,就是淨賺到的錢,一個兄弟分上五六兩,他自己能賺五六十兩。
這個錢可以拿去隨便花,全花光了也不影響他下一次出門賣糧。
那些商人們就未免太精於算計了,同樣一二千斤糧食,讓他幫著賣去外麵,不給租車錢不給找人錢,就隻給二兩銀子讓他搞定所有的一切,這心未免也太黑了些。
送糧賣糧的這些兄弟是真的冒著生命危險在做事啊!
這就是隻重利益的商人和隻重情義的普通人在想法上的差彆。
所以李三不太願意接受彆人投錢,寧願自己買糧帶出去賣。
不過,這次不太一樣,這次被災民搶走的那三五百斤糧食倒還在其次,主要是死的傷的那幾個弟兄,他每家給了二十兩銀子的銀錢略作補償。
這般一來,他手中所剩的錢便不太多了,堪堪隻夠再買一千斤糧食,租三輛牛車,付十個人的定錢而已。
想起從災民手中救下他們的救命恩人所托的那些事情,無一不需要錢來做,於是說道,
“這次我確實銀錢不夠,木姑娘入股自然很好,隻是這如何分賬卻得先說清楚,我倒可以不要姑娘的錢,但兄弟們不能不要。”
木婉青想了想,“你需要多少錢買糧食?一百兩夠不夠?”
她在心中計算著,近期糧價又小小漲了一波,最便宜的粗糧雜糧價格到了十七八銅錢一斤,就按二十銅錢一斤來算,一百兩銀子,能買五千斤糧食。
按照現在一麻袋糧食五十多斤來算,這大概是一百麻袋糧食。
照李三所說,賣掉之後的收入會是成本的三五倍,那就是三五百兩銀子。
這錢確實是來的又快,又多。
相比於尋常人一月未必賺得到一兩銀子的工錢,一間普通鋪子一月幾兩十幾兩銀子的入賬,哪怕是青野藥坊也沒這賺得多。
“一、一百兩?”
原本以為會聽到十兩八兩這樣小數目的李三驚了,驚得很徹底。
一百兩銀子他也見過,雖然還沒捂熱就被他分給兄弟的家人了。
但即便如此,也絲毫不影響一百兩是一筆巨款!
一戶尋常人家一輩子都未必攢的到的巨款!
這錢能買下二三處尋常民宅,能買一處二進宅子,能買一二處小鋪子、能買二十畝良田……
李三平複下震驚的情緒,看木婉青的模樣不似做偽,整個人都沉默了。
這位木姑娘模樣出眾,出眾到見到她的人更多注意到的是她的臉,而不是她的穿著打扮,就可能會忽略她是個農女看起來家境不太好這一點。
但他不會,在兩人第一次見麵之後,他就不是用看女人或者看弱者的目光看待這位木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