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她離家和李三去做糧食生意的時候,用了徐婆婆的外孫女元容當的借口,現在是時候去了結這樁事了。
她記得元容喜歡吃蓮子和蓮藕,所以在收拾院子的時候,有意多挖了些蓮藕,還將池塘裡乾掉的十幾個蓮蓬都收集了起來打算一並送給徐婆婆和元容,以此來表達一下她的謝意。
雖然元容和徐婆婆可能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她不能什麼都不做,這是她做事的準則。
就這樣,她帶著半麻袋蓮蓬蓮藕出現在了徐婆婆家門口,與她一並出現的,還有一頂小轎。
她心道,難道這麼巧,隨便來一次就正碰到元容了?
當然沒有這麼巧。
轎子裡下來一個身著淺草綠鎏金繡荷花圖案長裙,上身披著及腰明藍色雲紋鬥篷,頭上簪金戴銀,珠翠明豔的嬌俏女子。
哪怕隻看到一個背影,她也猜得出這必然不是元容,氣質穿著完全不同。
果然,這女子轉過臉色,是一張圓潤嬌豔的麵龐。
木婉青沒見過這女子,但這女子停在這裡顯然是來找徐婆婆的,可能是徐婆婆的親人,於是四目相對之際她微微點了下頭表示禮貌。
原以為接下來該是兩人默默地等著徐婆婆開門來給她們做介紹,不成想這女子性格如她的外表一般活潑張揚,一點兒都不見外,
“你是婆婆這裡的繡娘?長得真好看。”
木婉青:“……”
木婉青不是外向活潑的性子,她和元容的脾性倒是相和,這種時候不會尷尬,但這女子顯然有些過於活潑了,活潑的讓人難以招架。
她不想無禮,但又知道回答了這問題必然引來更多的問題,那會讓她覺得麻煩。
還沒等她想完這些,這女子就又開口了,
“她們都叫我蓮娘,你叫什麼?”
木婉青麵色平靜地看向女子身後正在敲門的丫鬟,然後將視線移回女子,或者說蓮娘的臉上,
“木婉青。”
蓮娘“唔”了一聲,“我好像聽過這個名字,但我絕對沒見過你。”
木婉青沒有理會蓮娘的話,隻一心等徐婆婆來開門。
很快,徐婆婆就來開門迎她們進去。
“外麵冷,快進來喝點薑湯暖暖身子。”
幾人跟著徐婆婆進了院子,路過院子的時候看到幾個婦人孩子正忙著彈棉花做棉衣,忙的不亦樂乎。
蓮娘吩咐了她的丫鬟小廝去幫著做事,自己則跟著徐婆婆來到屋裡坐下。
徐婆婆給兩人沏了茶水,又吩咐了一個婦人去煮些薑湯來。
“婆婆,她們都有棉衣穿著,怎麼還做那麼多棉衣啊?”
蓮娘一邊問,一邊伸手去摸桌上擺著的糖蓮子就要往嘴巴裡塞。
木婉青知道做棉衣多半是要賣出去的,不過這個時候才開始做,是不是晚了些。
徐婆婆說道,“這批棉衣是做給災民的。
天冷了,凍死了不少災民,官府出錢,讓趕一批棉衣出來。
不止我們這裡,還有其他的一些成衣坊、裁縫鋪子都接到了這活兒。
這活兒賺不到多少錢,但總歸有事做,還能救人,她們也樂得這般。”
蓮娘點了點頭,“原來這樣。
那我今日多陪婆婆一會兒,讓他們多幫著乾會兒活,也好多做幾件棉衣出來。”
木婉青倒沒想到這些棉衣是給災民做的,現在知道了,心中不免多了幾分欣慰。
有官府出麵,總歸是好的,就怕官府不作為或是幫倒忙。
前有溫家打算推廣紅薯不愁糧食,後有官府出錢趕做棉衣。
想來臨渭郡周邊的災情,不多久就會得到緩解,一切都會越來越好的。
“徐婆婆,官府要的棉衣多麼,我家人也可以幫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