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裡情況我不是說過了嗎,爹前幾年去了,娘二哥照顧著……”
胡氏輕拍了木老三的手製止了他的大嗓門,
“小聲些,彆讓人家聽了去。
這些你是說過了,我記著呢,還給娘和幾位哥哥準備了東西。
我是讓你說說你家孩子和財物這些,既要和離,這些自當掰扯清楚。
咱們以後要在鎮上討生活,可不容易呢……”
木老三一拍腦袋,
“豔娘你說的有道理。
我家裡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女兒差不多大,十來歲了,兒子才剛會走。
人就這些,財物麼……”
胡氏這時候打斷他說話,主動問道,
“兩個女兒具體多大了,是十三四歲,還是**歲?
這幾歲之差,差彆可也大著呢。
姑娘家大了,總要嫁人的。”
若是十三四歲,都可嫁人拿禮錢了。
雖然一路上聽木老三說的,再加上她打聽到的那些,都表明這裡嫁女兒拿不到太多禮錢,但隻要有心,還是能運作的。
經她調教收拾一番,身價怎得不能翻個幾番,白得兩筆禮錢難道不是好事?
除了禮錢,還能有更大的好處。
若是**歲,那就沒什麼意思了。
木老三皺眉回想了一陣,語氣猶豫,
“我記不得了,一個十一二,一個**歲吧。”
緊接著似乎反應過來了什麼,不屑地說道,
“指望不上她們,又瘦又柴整天就知道板著張死臉喪氣的很還跟個啞巴似的不說話,沒人願意娶她們!
說不準還得我倒搭錢,和她娘一樣,什麼也乾不了整天除了吃就是耷拉張死臉看著就討人嫌!”
胡氏本還想問問那十一二歲的,就算不到十二歲也可說成十二,再過了這新年,就可說十三了。
雖然道理上講是女子十五歲出嫁,但實際上十三四歲就嫁人的也不少。
她需要快速在這裡站穩腳跟,調教出一個討人喜歡的女孩來搭上某個小掌櫃小商人以此來拉近關係再合適不過了。
相比這些好處,那可能的幾兩十幾兩禮錢倒不是那麼重要。
隻是看木老三那臉色,顯然這事不好說,再一想和離這事還是快速解決為好,不要平生波折。
至於說拉關係這回事,隨便去買個女奴調教一二也是一樣的,還能更忠心,不過就是十來兩銀子罷了。
大不了這錢從木老三家出就是了。
胡氏回過神來,眼前木老三還在喋喋不休地說著,
“家裡還有五畝半的土地和一處石頭屋子,賣了也能值點兒錢,能有個小二十兩銀子吧。”
胡氏看著他這幅蠢而不自知的模樣,無奈地歎氣,
“我記得你說過,你的妻子已經沒有家人在了……
那這般你與她和離後什麼都不給她留下,她萬一不肯,又或者時候纏著你該如何?”
木老三下意識地皺眉,怒道,
“她敢!”
胡氏卻說道,
“雖是她未必敢這麼做,但我們卻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絕。
到底她為你生了三個孩子,也不能真不給他們留活路不是。
給他們留個住處,留一二畝地,算是你的仁善,就當是為我們的孩子積福了。”
鄉下的一處土屋根本不值錢,一兩畝地也就三五兩銀子,拿去換個安穩也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