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前的OP是按照抽簽順序來定的, 其實短節目與自由滑之前各有兩次OP,分彆在主副館進行。
第二次OP跟比賽是同一天,也是按照組彆來的。
女單十個人, 剛巧分成五人一組,冰麵上四散開來顯得還挺空曠。
叢瀾對這塊冰麵的大小情況那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首體製冰這方麵做得挺好的,凍得很瓷實,跳躍上比較有利。
畢竟, 刃跳對於冰麵的依賴性是相對而言有點高的。
短節目的第一次OP上, 叢瀾試了幾個跳躍,兩個3A質量不錯,做完以後她笑了笑,回去找於謹那邊拿水喝。
透明的塑料瓶裡裝的是橘黃色的飲料,看著挺好看。
於謹問她要不要喝熱水, 保溫杯今兒也帶來了。
叢瀾搖搖頭:“暫時不想喝。”
以前想喝,現在不想。
於謹:“嗯。”
又回到場上,試了兩個3F3Lo,這個連跳在冬奧賽季全麵啟用,成功率喜人, 一直很好, 就是GOE的加分湊合,沒有3Lz3T那麼高。
要是GOE一直上不去的話, 於謹打算後麵的比賽上,自由滑裡讓叢瀾再換回3Lz3T。
隻差0.3的BV, 但兩個的GOE能相差1分左右,算下來還有點虧。
也不是說不給她鍛煉機會,隻是, 在冬奧賽季,任何的0.1分都是彌足珍貴的。
真想上這個跳躍,過了明年索契,愛咋咋。
於謹:我是如此的功利!但我真的好想要個女單ogg啊!
叢瀾又跳了一個2S找找感覺,沒多會兒就輪到了她的合樂時間。
《夜鶯》的曲子在空中回響,叢瀾認真核對了前半截,在接續步的時候鬆散下來,沒再繼續練,卡著位置和時間點跳了剩下的3A和3Lz。
場邊的少數觀眾在她落冰時鼓掌慶祝,OP前廣播特意交代了觀賽禮儀,囑咐不要大聲影響選手,所以這會兒沒有人敢吼出來。
短節目的難度還可以,雖說跟四分鐘十二個動作的自由滑相比,技術動作的個數是比不過,但密度還是有得一拚的。
時間短了,可動作數量也不少呀!
趁著彆人合樂,叢瀾在場上晃了晃,抽了張紙巾擤鼻涕,再放手歸來,她去跳了個4T。
觀眾:“啊——”
叢瀾自冰麵上爬起來:“嘖。”
又摔了。
於謹:“……”
個熊孩子。
叢瀾不爽,又跳了個莫霍克接轉三進入的3A,這一次落冰狀態很好,滑出的弧線圓潤。
攝像師很懂地將鏡頭對準了叢瀾腳下,拍下了那一道沒有任何尖銳拐角的落冰軌跡。
美得就是一幅畫。
叢瀾點點頭:嗯,滿意了。
而場邊看OP的江樂心不由感慨:“果然是叢瀾的3A啊!”
忠實可靠,是個長板。
一起來的網友AC是個藍頭發的妹子,來自加拿大,漢語說得挺溜,最初跟江樂心聊天用的是英語,後來中英文夾雜,沒有磕絆。
“她的3A一直很美。”AC搖頭晃腦地道,手裡的相機就沒有消停過。
江樂心:“是啊。”
誰能不為叢瀾的3A傾倒呢?
AC抿唇一笑:“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再次見到那個2.43加分的3A。”
她那一次沒有在場,很遺憾。
雖然觀眾席看不了那麼細節,但是沒有關係,她同樣喜愛。一個完美的跳躍,必定是全身的完美。
江樂心:“肯定可以的!其實我想看+3的GOE。”
說出這話的時候,她還有點不好意思。
加滿GOE的跳躍,現在有嗎?
當然是有的。
但3A沒有,男單那邊也沒,女單就更不用說了,會跳的都沒有幾個。
其他的三周跳與兩周跳裡,加滿GOE的跳躍還是有的,包括連跳。
cop裁判係統取代6.0規則投入運行時,最初,04/05賽季的裁判們給出的GOE分數簡直能乾成沙漠——能給0分絕對不給1分。
那一年的前幾場比賽,選手們的小分表上大片的0分,讓人觸目驚心。
比如女單短節目,七個技術動作,九個裁判,橫豎加起來有63個打出的GOE小分,其中能有多於三個的正數,就已然是很不錯了。
06賽季之後,J裁們才算是些微放開了手給分,這其實也是cop係統的第二階段。
一個新規則的全麵陡然使用,不止是選手和教練對其懵逼,裁判組技術組也是一頭霧水,剛開始隻能慢慢試探,後續熟練了,才能進入正軌。
等到溫哥華的奧運賽季,+3的GOE正式爆發。
那一場比賽,也刷新了不少的曆史記錄。
不過,也是在溫哥華冬奧之後,關於GOE的加權一事才定了下來,不同的跳躍有不同的係數,三周跳除3A以外滿分GOE是2.1,不再是3分。
之前就有人分析,說國際滑聯製定加權,是想減少cop係統的漏洞,使選手們在技術分環節的差距縮小,增加對表演的重視程度。
所以後來節目內容分(P分)開始各種水漲船高,升組了就加分、選手履曆好就加分、國籍強大就加分……反正自從北美係裁判給冰舞打出P的單項10分以後,P分就變得似乎不那麼金貴起來。
——對高貴國籍而言
——歐美以外的大家依然是P分難民
跳躍有點難度,不過旋轉、接續步這兩項倒是每個賽季都有加滿GOE的單項出現。
叢瀾之前在世青賽上,躬身轉就加滿過,她的接續步也滿過。
但這不如跳躍驚人,所以沒有多少人關注。
江樂心想看+3的3A,在她沒有注意到的時候,她已經對叢瀾充滿了信任。
因為她潛意識裡認為,叢瀾可以做到這一點。
AC也在暢想,她甚至已經有了畫麵,那時候的自己肯定是樂開了花,絕對絕對會抱著那片刻的視頻看上一整天!
·
第二天短節目的賽前訓練上,叢瀾的狀態很好。
好到連3A3Lo這樣神奇的跳躍都勉強成了——勉強二字在於,第二跳雙足搭冰差點摔倒,深蹲滑出,姿勢很不優雅。
但很可愛。
於謹:“!!!”
臥槽這什麼鬼跳躍!
我什麼時候教過這個!
他沒教,非人類教練教了。
既然T和Lo可以作為第二跳,那為什麼3A後麵不能跟3Lo呢?
儘管這倆都是刃跳。
儘管大家的安排都是一個點冰跳一個刃跳。
儘管更多人用的是兩個點冰跳。
T、Lz、F是點冰起跳,A、S、Lo是刃跳。
現在流行的3Lz3T是兩個點冰跳,叢瀾高難度的3A3T也是點冰跳,男單的4T3T更不用說。
雙刃跳的也不是沒有,比如3Lo3Lo,這個在很早之前就有美國女單用了,她的Lo跳也是知名的厲害,從不存周。
比較流行的322——3Lz2T2Lo或者是3F2T2Lo——後麵兩個雙周也儘量采取搭配模式。
還是那句話,為什麼大家不跳分值高的跳躍呢?是因為他們不喜歡嗎?
不是的,傻孩子,是因為跳不出來。
叢瀾的3A3T就夠讓人震驚了,今兒的這個3A3Lo雖然沒有完美落冰,看著周數可能也有點問題,但她雛形出來了。
“3A3Lo要出了嗎?”
“不是吧,3F3Lo不是剛出?”
“我天這個跳躍真是人能乾出來的?”
“是我瘋了還是叢瀾瘋了?”
“謝謝,做夢素材已經有了。”
出是出不了的,叢瀾這個跳躍全靠拚運氣,雖然她運氣一直不錯,但這樣太坑了,沒必要。
33沒落好,她有點不高興,嘟著嘴單足在冰上滑了一小段。
不知道又想起來了什麼,轉身跳了個1A3Lo,這個沒啥難度,很順暢。
叢瀾高興了。
觀眾們無語了。
“不是,3A到1A,降級有點過於快了吧?”
“等等,我剛才是真的看到了3A3Lo嗎?”
“其實我覺得三周半連一周的後外結環也是可以的,至少比這個1A有氣勢。”
正交頭接耳呢,就見場下的叢瀾又出了一個單足落冰的3A3Lo。
由於Lo跳的特殊,兩個三周連起來,跟個小彈簧似的。
於謹:“!!!”
他確實是想過教叢瀾跳3A3Lo,在很早很早的時候,就有這樣的想法了。
不過連T跳更簡單一些,再加上最近三兩年國際滑聯在賽場上死命抓Lo跳存周,導致這個連跳不是那麼劃算,試過一段時間不太行,所以他後來就沒再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