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誤不是不可被原諒,”黃曦夢看著叢瀾好好地完成了下一個3Lz,說道,“花滑就是一個賽場上充滿了不確定性的運動,我們渴望成功,也擁抱遺憾。我們想要看到高難度的技術動作,更想看到一個完整的節目,想要感受這份藝術之美。”
【對啊我們想看的不隻是跳躍,還有很多很多】
【她真的好棒,沒有短板,還一直在補自己的長板】
【說句討打的話,叢瀾以前的短板長度都夠後浪們好好學上一學了】
【我想說的是,兩三年的青少時期賽事成長,真的比不過她長達八年的錘煉,藍莓也是從生澀走向成熟的,如果一個13歲的小女單比國際賽一兩年,就能勝過她,這不會是現實,這隻能是癡心妄想】
匠人裡有熟能生巧一說,體育項目亦是如此。
許多人根據前麵幾位女單的表現,擔心叢瀾的《風暴》是否可以繼續,而叢瀾用她的穩定發揮告訴大家,不必擔心。
她的輝煌不隻在十五六歲,哪怕現在十九了,她還是處於競技巔峰。
甚至經過時間的磨煉,她變得更穩了。
唯一不變的,可能是場邊觀看弟子比賽的教練於謹吧!
叢瀾的每次起跳和落冰,他都會手舞足蹈地一起蹦高再落下,當叢瀾開始了旋轉,他的手臂也會淺淺地舞動出一個又一個的圓。
比賽有點費教練,旁人是坐著看,於謹還能消耗一下熱量,這可能就是他退役至今也沒有胖成球的原因?
叢瀾在向觀眾們行禮致謝,早在《風暴》尚未進行到一半時就等候在擋板外的伊豆川雪繪,此刻緊張地長舒了一口氣。
夾在叢瀾與褚曉彤之間出場,她的壓力遠比參加其他比賽要大。
這兩位是熟人,也是她在中國學習交流的時候照顧她很多的前輩。
剛才叢瀾的3Lz,讓伊豆川雪繪想到了當年她教自己跳這個三周時的樣子。
在出入口時與叢瀾對視,見對方朝自己揚起了笑臉,小小的一聲“乾巴爹”,讓伊豆川雪繪抿了抿嘴角,眼角裡是自己都未曾意識到的厚厚笑意。
她丟了技術,受了傷,快要被教練放棄的時候又找回了自己的三周半,周圍的人都在誇她,隻有伊豆川雪繪知道,叢瀾2015賽季《風暴》與《榮耀》在她的硬盤裡被播放了上千次,每一次的觀看她都熱淚盈眶,彆人當叢瀾是競爭對手,她當叢瀾是精神支柱。
熱愛叢瀾的人從不是隻有冰迷,還有許許多多與她同場競技的選手們。
於謹撐著叢瀾上了KC區的台階,納悶兒地問:“你給你對手加油做什麼?給人打雞血啊?還嫌自己這個靶子不夠亮?”
叢瀾走路就跟踩在刀尖上的美人魚似的,腳是真的疼。
“笑話,我了以後,就沒人能超過我。”她輕哼。
茱迪就在一邊看著兩人吵嘴。
於謹翻了個白眼。
叢瀾猛地一坐下,舒服地吐出氣息。
“感覺整個人都是疼的。”她嘟囔。
賽程緊張備戰訓練強度大,導致她的老毛病要麼是一起來襲,要麼是結伴分批來,就跟現在這樣似的,從頭到腳,腦瓜子嗡嗡的。
技術回放階段的WINGS在辛勤工作,76cm的3A高度一出來,全場驚呼。
叢瀾正彎腰扯自己的冰鞋鞋帶,聽到動靜後抬頭:“啊?怎麼了這是?”
全場一驚一乍,聲勢真的很驚人。
於謹:“滿分的3A,大家淺淺地表演一下震驚而已。”
叢瀾複又低頭,繼續扯鞋帶:“哦。”
於謹沒忍住,低頭看著叢瀾的後腦勺,上麵是編得很精致的頭發,還有幾個考斯滕的配飾。
今天這樣的3A,叢瀾跳出來過嗎?
有的,訓練裡單跳時有過兩三次,《風暴》合樂的時候也有過,不過一次裡短節目沒有,摔了個3F。
“超新星爆炸一樣。”茱迪在一邊說著。
她說的,是今天的這個3A。
“對,”於謹點頭,“是這樣的。教案視頻裡的例子以後就會是這個了。”
聞言,解鞋帶到一半的叢瀾仰著脖子:“這麼好嗎?”
她還沒察覺到這個3A究竟到達了什麼高度。
於謹認真地看著她的眼睛:“你可以靠這個3A,成為所有花滑選手的偶像。”
以前滿分3A也很強,但與今日這個相比,似乎都弱了一些。
叢瀾:“啊……”
黃曦夢在直播間刷屏了的“啊啊啊”彈幕裡,喟歎一樣的語氣:“我之前見很多人問,對於普通路人來說,技術正確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又不是所有人都是技術粉。你看,如果沒有真真正正的技術,怎麼能做到這樣的精妙絕倫?”
pre到180°以上的3A,永遠不可能有叢瀾這樣的好看。
錯刃的F和Lz,踩刃的點冰跳,永遠不可能有做到極致的美感。
冰上擰個220°再起跳的四周跳,唬人,但沒有更大的進步空間,路會被越走越窄。
“19歲的《風暴》,比17歲的《風暴》要更加的風暴。”黃曦夢這樣說道。
所有人都說叢瀾在2015賽季將這套節目演繹到頂端了,然而,她在這個賽季用三場國際賽告訴眾人,遠不止此。
【說倦了,你考70是因為你隻能考到70,學神考100是因為滿分隻有100】
【藍莓拿這個世界紀錄,是因為isu隻給這麼高的分值區間】
【放話要用高難度四周跳贏藍莓的蘿莉,她+3不是因為她隻能+3,你+2卻是因為icu給了你+2,你們的差距不是隻有這麼個1啊醒醒】
【可以給+5了,真的】
冰迷們和正在各個頻道亂嗷嗷的解說們,紛紛認為叢瀾這場表現可以破紀錄。
儘管她在之前的B級賽上已經再次將這個紀錄刷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
但是,並沒有。
分數很高,再次上了90分的一場短節目,本次得分是90.47,女單的天花板本板。
“啊……TES52.84,PCS是37.63,唔,這群人眼是瞎的嗎?”歐體解說中,Noah毫不客氣地嫌棄,“不是一個50的PCS,是人類能給出來的嗎?”
3A加滿,跳接燕式轉加滿,3Lz加滿,其餘的差點加滿。
ISU的裁判組都這麼捏著鼻子認可了叢瀾的短節目表現,卻沒有在節目內容分上給出相對應的分數。
黃曦夢對著拾音器:“當七個技術動作都快要被加滿的時候,P分是不是也應該跟它對等呢?”
技術動作的完美就代表著節目的完美,因為每個動作的衡量尺度都與PCS的五項相關。
一個跳躍隻有高飄遠但是不合樂,叢瀾不會得到+3;
一段接續步沒有滿足所有的加分條件,叢瀾不會得到+2;
以此類推,非要拆開講技術動作不表示PCS,是不是腦殼有點問題?
Noah:“37.63很靠近滿分40,OK我接受,那麼,請告訴我,餘下的扣分點是什麼?”
如果這裡站著的是一位歐美選手,對方的+3興許不是無可置疑的+3,眾所周知ISU有國籍偏待,這對被偏待的選手是好事,但也會讓冰迷質疑,認為這人的分數是被誇大的——假設真的有一場裡,得分是公正的,也將會被質疑。
因為一貫如此。
委屈嗎?
撿著便宜的時候自己高興,稍微多點不好的,就哭訴自己倒黴啦?
是以,Noah才會問,叢瀾的扣分點在哪裡。
她是各個動作得分的第一,也是PCS五項打分裡每一項的第一名,現今排在第二的P分隻有35.24,乍一看兩者相差挺多,有兩分呢!
實際上,以叢瀾的得分為標準的話,後者真的能得到這樣的分數嗎?
Noah、黃曦夢、更多的解說:“規則是不是在無形之中,有了變化?”
他們的聲音在此刻不會被ISU聽到,叢瀾和於謹茱迪也起身離開了現場,WINGS上叢瀾的路線圖緩緩消失,場地裡的伊豆川雪繪也已經站好了位置。
一切好像過去了。
但不會真的過去。
一顆種子的重量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可是,等到它落入泥土,裂開、長大、蓬勃,就會成為不容人忽視的存在。
黃曦夢好像有點明白了。
她悟了,張簡方為什麼要花大力氣去跟ISU硬杠,為什麼要將WINGS從COC擴展到IDF。
WINGS就是這顆種子,她也是,所有提出疑惑的人都是。
時間長河的流動會篩去太多的東西,當“計較什麼啊叢瀾不還是遙遙領先嗎藝術性又沒有滿分”的類似說法減弱到銷匿,留下的就會是依存種子一起長大的“規則到底是什麼”。
叢瀾知道ISU在針對她嗎?
黃曦夢知道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她知道。
誰都知道,而且她們不是隻站在那裡被動承受這一切,張簡方、冰協、於謹、叢瀾、冰迷,所有人都在主動或被動地努力,以求改變這個現實。
江樂心藍莓醬們在看到WINGS出馬後,叢瀾的分數瞬間增加,水貨的分數掉了11之多,感動的同時腦子裡會有一個想法——原來也不是不能改,原來不是什麼都不能改變。
張簡方等人會知道,哦,這個對ISU是有用的,那就想辦法讓它變得更有用。
於謹這群教練們明白了,技術實力果然是硬道理,先狠抓它,彆的再說,技術才是一切的根本,是底氣是支柱。
叢瀾褚曉彤她們感受最深,在打壓下成長固然很難,但競技體育沒有躺平,她們更加不會這樣做。
幾十年來,太多的人隨波逐流,到了現在,終於有人表達了他們不願意。
褚曉彤站住了她的3A那一霎,黃曦夢知曉了,什麼叫做錚錚傲骨。
就算她走在了退役的路上,褚曉彤依然沒有半點含糊。
黃曦夢眼含熱淚,她隨手一擦,伸長了胳膊去找自己的手機。
半夜了,很多人都睡覺了,但還是有很多人沒有睡。
點開了一個對話框,她想都沒想,回了對方一句“之前說的不算,我答應了。”
她也不想躺著過下去了,去當教練,去配合張總的南方冰雪娃娃培訓計劃,四年後、八年後,黃曦夢希望自己能帶出來一個又一個站在世界之巔的花滑運動員。
帶不出來也沒有關係,她想,能為國內的花滑事業添磚加瓦,自己也會很開心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