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這也是要辦得好了才行。
2015年的世錦賽是2011年上半年申辦的,資料準備已經做了好幾年,這份功勞屬於前任。
不過後續這個比賽的順利舉行有張簡方的功勞,所以該世錦賽也成為了他履曆的一部分。
冰協每年都會照慣例申辦大型的國際賽,四大洲啊世錦賽啊,反正尋思著差不多的時候就遞上去資料。
四年前積極申辦了世錦賽,ISU也給麵子地確定了中國。
那個時候他們八成想的是,叢瀾估計不在了,但是中國市場差不多打開了,可以有搞頭了。
張簡方那會兒挺高興的,又一個世錦賽到手,方便自家選手參賽嘛!總是跑來跑去的,累。
給我們運動員創造主場優勢!
——by張簡方
可惜的是ISU的如意算盤落空了,叢瀾兩枚ogg到手還是不退役。
於謹:“有叢瀾在,估計能翻天。”
兩枚ogg代表著她隻要出現在比賽名單裡,就會引發冰迷們追捧狂潮。
ISU對叢瀾的態度很糾結,一方麵想靠著她賺錢,一方麵又想打壓她來捧出新神。
然後就變得四不像,一邊搞著小動作,一邊盤算著叢瀾能帶來多少利益。
張簡方翻了個白眼。
他又問於謹這些時日有沒有找到合適的苗子。
於謹:“啊,有,但也有問題。”
女單的梯隊脫節嚴重,叢瀾之下的空白太多,張簡方很需要一個至少能補到這個位置的運動員。
一個就好,兩個也不多,三個當然是最合適的啦!
於謹和丁教練他們從北跑到南,找到了這麼幾位。
“長春的一個小姑娘,今年是14歲,在練四周跳。她的三周還不錯,沒有錯刃的情況,但點冰跳有點踩刃。技術有點老,不過這不是大問題,後續慢慢調整就行。
她的骨齡測試也好,估計著跟曉彤差不多。”
“有一個廣西去了雲南冰場訓練的,這個年紀小一點,隻有11歲。她跳躍能力很強,非常強,已經能出三種三周跳了。
但問題是她歲數卡不上北京冬奧。”
“體操轉跳水又轉了花滑的,這個小姑娘,她很靈巧,今年13,技術上勾手跳錯刃,彆的還行。不會3A,也是在練習四周跳。”
“港隊推薦了一個人,說是訓練裡出了四周跳,今年13歲半,可以比國際賽了。但我覺得有點問題。”
張簡方抬頭:“什麼問題?”
於謹:“她技術毛病多,抹冰踩刃錯刃全都有,幾乎深入骨髓了,不好改。至於四周跳……還是算了吧這也不是四周啊頂多是個3.1周。”
張簡方:“……”
他正要說,所以連一個叢瀾都再也找不到了是嗎?
就見於謹嘿嘿笑著,從身後掏出了一張新的資料卡。
“這個,10歲,很不錯的一個小姑娘,我看她發展前景非常好。你要是覺得可以的話,我想讓她進隊一起訓練。”他說。
張簡方:“有何過人之處?”
於謹:“有股狠勁兒,十歲出了一個三周跳,兩周的完成度也非常高,高遠上都優秀。南方人,爸媽都是一米六,我估計她也差不多就這個高度了。”
身高的這句話不是歧視,花滑裡長不高是一個奇怪的讚美。
相反,祝福女單長到一米七,男單長到一米八,更像是一種詛咒。
嬌小的人更方便跳躍,也容易過發育關。
於謹強調的身高,是一個再普遍不過的事實了。
張簡方:“你帶?這麼小?”
於謹:“小也好啊,技術沒定型,之後好教。”
張簡方:“行我留意著,你說人潛力大,那肯定是大的。還有嗎?”
於謹撓撓頭:“老丁那裡還有兩個,再就是老嚴他們了。省隊那邊的話你有問題嗎?當初得罪那麼深,我看有的人也不樂意把學生給我們。”
南方的合作還好說,雲南廣東廣西他們連冰場和教練都是張簡方找人給組建的,運動員的開銷和津貼也是冰協給的錢,看上哪個學生了扒拉過來就行。
東北的不一樣,山頭矮了又不是死了。
花滑的慣例就是,學生能進國家隊,教練也可以跟著來的,陡然換了新的教練,以前的教練能同意嗎?
就算有好處,那比得上一直跟著學生在國際賽闖出名頭帶來的利益大嗎?
看看於謹,這不就是最典型的瞎貓碰上死耗子嗎?沒有叢瀾他現在算個p啊!
於謹:哦。
張簡方輕飄飄的:“啊,沒事,你們選人就行,其餘的我來。”
於謹給他豎起了大拇指:“我們張總就是威武霸氣!”
張總整了整自己並不存在的衣領:“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誰。”
話雖這麼說,等於謹走了以後,他立刻垮了臉,開始細致翻看這幾個小姑娘的資料。
“東北啊……嘶,真煩跟這群人打交道。”
一個個跟土匪似的,說不過他就想動手。
張簡方喃喃:“這次多帶點保鏢過去,乾脆帶幾個體能組的教練一起去開會吧?”
新賽季真麻煩。
但一想到可以給人添堵,又好像快樂了起來?
張簡方:“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