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三杯吐然諾(1 / 2)

[秦]秦獅 蒼策九歌 5319 字 9個月前

嬴政的政令如一擊炸彈投擲於海麵,掀起了滔天巨浪,難以平複。

莫說那些連夜進宮的重臣,就是已經將朝政交於文臣,陸續退居二線掩起自己鋒芒的武將們,也匆匆跑到秦宮門口,隻為得見自家陛下。

不過嬴政早就料到了這樣的局麵,對於自己的心腹們,他們剛抵至秦宮門口,就有內侍笑著將他們迎進了宮。

“王上是鐵了心?”李斯坐在下手,蹙眉看著自家君王,“此舉若是布之天下,固然能夠收買百姓的心,但對於一部分學者來說......”他曾在儒家念書,對於儒家的條條道道再清楚不過,“無疑是在剝奪他們的權利。”

“朕已經預料到了,”嬴政神色平靜,“但朕要的又不是那些隻知揮動筆杆子的窮酸書生。”難掩對這些人的嫌棄和不滿,“若是幾篇文章能夠翻了朕的天,那隻能說明這個天下能念書識字的人還不夠多。”

“不是這個問題,陛下。”蒙毅雖然是個兵家,但也曾與儒家有過往來,“如今大秦新政,若是六國餘孽借著這個名頭作勢,恐怕會有一大批勢力因為此番新政傾向於他們。皆時恐與大秦不利啊。”

“那就殺。”王翦抬眼,身上屬於武將的蠻橫氣並未因為這幾年的養尊處優而減少,“一個不平殺一個,十個不平殺十個,百人不平就派人踏平他們。”

他早些年也曾遊離諸國,最終汲汲營營,選擇了嬴政:“不過是些隻知動筆杆子的書生而已,隻要籠絡住了百姓,那些書生不成氣候。況且你真以為那些窮酸百姓懂得什麼‘大義’?誰給他們飯吃,他們就聽誰的。”

這一點,出身遊俠的王翦比任何人都要清楚:“為何在大秦之外,讀書人的身份地位皆高於武者,不就是因為會點兒功夫有些子蠻力的便可稱之為‘武者’,而讀書人確實要會念書識字的麼。”

“毅並非有冒犯之意,”蒙毅搖頭,“昔日六國之所以瞧不起我們大秦,不正是因為秦國先祖乃是馬夫出身,不通文墨麼。陛下如今欲廣布天下以文墨,讓所有的農家子也可念書識字,這無疑是觸動了那些讀書人的......尊貴。”

他扯了扯嘴角,給

出了諷刺的誇讚:“毅是擔憂如此行事,會將一部分才人推卻於大秦朝堂之外。且這個時候做出這等決策,會向他人傳播出一個我大秦‘重文輕武’的錯誤信號,誤我大秦國政。”

“這點蒙國尉倒是多慮了,”尉繚搖頭,“大秦西北有匈奴羌人等,南有百越等小國,隻要我大秦以軍功論爵位的政策不變,自然不會有人輕武。”他說著,視線落在了一直沉默不語的白舒身上,“且這不是還有雁北君麼。”

聽見自己的名字,白舒抬頭看向尉繚。

“陛下之策,是源自雁北之地吧。”甘羅也附和道,“早就聽聞先前雁北與趙乃是兩策,幾近獨立於趙國,”他用的疑問的語句,卻是肯定的語氣,“想必與此策有關吧。”

嬴政坐在最上方,聽見終於有人把苗頭指向了白舒,發出了愉悅的輕笑聲。他沒有出言阻止,都是老同僚了,他如此默許的態度讓更多人轉頭看向之前一直做壁上畫的白舒。

對此,白舒扯了扯頭發,不是很想下水:“拋卻六國餘孽,昔日六國百姓為何要反秦?是因為秦的□□?是因為秦過於嚴苛的律法?還是因為秦是外來者不配統治管理他們?皆不是。”

“雁北有很多來自草原的遊牧百姓,早先是因為他們恐懼雁北的騎兵,不得不臣服於雁北的管理統治。但後來,給了他們一個可以安居的地方,給了他們糧食和房屋,讓他們不必憂心冬日嚴寒降雪。如此,十年不到,無論他們自己是否意識到了,他們已經是雁北的一部分了。”

“教以中原文字,授以中原耕種,習以中原習俗,讓他們過上比以前更好的生活,百姓就是這麼實際的人。”稍微直了直後背,“在此之上,也不是沒有人懷念自己昔日於草原的生活,不過那些人舒一貫都是直接解決了的。”

“百姓所憂無非是衣食住行,他們不識字,所以陛下先前統一度量衡,天下車馬同軌,滅六國文字歸以大秦小篆,對百姓來說影響並不大。而如今欲施天下以教以,為的是將‘秦’刻在他們的骨血中。”

“十年,不,五年足以。他們若想要複辟,就必須抹去百姓腦海中的秦字,消去他們生活中的秦律。

若大秦助窮苦人家以田地,他們就要奪走窮苦人家的地。若大秦給所有窮人家的孩子以教化,他們就需要剝奪這些孩子念書識字的權利。”

勾起嘴角:“如此,還有誰會跟著他們反我大秦呢?”

百姓,無論他們是否有意識到,他們永遠是最實際的生物。誰能讓他們過得幸福,誰能讓他們活的便利,他們的便會聽從誰:“若是能夠好好地生活,又有誰會將自己的腦袋彆在褲腰帶上過日子呢。”

順著白舒的話往下想,若是天下人人皆可念書,讀書人的地位自然不必從前。雖然會斷了一部分人的生計,但於大秦卻能夠供給更多的人才。

茅焦蹙眉,他固然也有其他憂慮,但不得不承認白舒說的話十分正確:“此乃百年之計,長遠來看固然對我大秦是良策,但布告天下之初,恐怕會引起一波動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