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相看到定下來,再到準備出嫁……沒個一年半載不是兒戲嗎?
當初攛掇沈秋的婚事,沈瑩瑩一點也不覺得有什麼,可是同樣的事落到她頭上,她就立刻坐不住了。
而且就以最近沈父沈母對她越來越不滿的態度來看,她不覺得他們真會替她著想,以前為了錢能把沈秋介紹給那樣的對象,現在肯定也會因為錢給她找一個不好的人。
沈秋對此不予置評,這是他們沈家的事,與她無關。
但是沈家卻因為這事鬨起來了,沈母開始張羅起兒女的婚事,沈瑩瑩的還好找,可是沈明明就不行了,村裡知根知底的根本不會有人家想不開把女兒嫁到沈家去。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比如家裡也娶不起媳婦的,就是通過換親的方式來的,剛好沈明明看中的對象家裡條件很差。
聽到沈父沈母想用自己給沈明明換親,沈瑩瑩頓時炸了。
其實沈母也不是完全沒給她考慮,她還特意挑了挑,雖然是矮子裡拔高個,但是對方除了窮一點,其他就沒毛病了,不像先前給沈秋找時,完全把人往火坑裡推。
可這樣也不見得有多好,反正沈瑩瑩不覺得。
沈家鬨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沈秋注冊的商標已經下來了,她準備加大生產,廠地從村裡轉移到了鎮上,規模也從原來的小作坊變成廠房。
之前放養的蝦也可以收貨了,全部拉到廠裡加工,做出來的蝦醬不比以前那些辣醬鹹菜什麼賣得差,主要是前期招牌已經打出去了,現在自然不愁訂單上門。
沈秋的生意蒸蒸日上的時候,沈家徹底亂成了一鍋粥,沈明明就是看上那家姑娘了,可沈瑩瑩卻看不中女方的哥哥。
沈瑩瑩不像原身,全然聽從沈父沈母的安排,她更在乎自身的利益,而且眼看著沈秋離開沈家越過越好,沈瑩瑩也起了攀比的心思。
她自己比不過沈秋就算了,總不能嫁的男人也比不過沈秋。
現在聽到沈母就這樣草率把自己的婚事定下來了,沈瑩瑩在沈家鬨個不停,沈母自覺很對得起她了,她鬨得越凶,沈母僅剩的那點耐心也就一點點被磨沒了。
對於沈家後來發生的那些事,沈秋沒再關注了,廠裡的合作已經穩定了,不再需要她去操心,她每天都在各地旅遊,在旅遊的過程中如果看到合適的人,很快就把人挖到了自家廠裡,她開出的條件高,又承諾給對方技術入股,對方當然樂意加入,短短兩三個月就讓她找出不少人才。
等再次聽到沈家發生的事情,已經是沈家辦完了喜事的時候。
且不說沈家沒出那事,就沈瑩瑩心比天高想找個有錢的也很難,她找不到更好的對象,沈母平時又將她看得緊,隻能依照沈母的安排嫁給那個人。
這些都是沈母來找她時,她才知道的。
沈母耍了個心眼,她和沈父每個月各十塊錢。
二十塊在這個時候就很不錯了,一年兩百多塊,沈父沈母一合計,到時候這筆錢再攢一攢也能給沈明明買個輕鬆的工作,兒子娶了媳婦,之後還有份穩定的工作,他們就不用發愁了。
對比著今後貨幣飛快貶值的狀況,沈秋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