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方青山一臉憋悶,沈秋見好就收,“先不說了,我們還要去書鋪。”
沈秋話音剛落,原本圍著他們嘰嘰喳喳的鄰居們立刻讓開道來,方青山這才看到不遠處眼巴巴望著自己的張小二。
順著方青山的視線看過去,前麵那家牆角下站著一個五六歲大的小男孩,看上去是挺可憐的。
方青山剛心思都在賺錢養家這一事上,早將張家姐弟的事忘到腦後去了,猛地想起來答應小二的事沒做到,臉不由得一下紅了。
“娘,能不能給張家那兩小孩送些吃食,我看小二那孩子挺可憐的。”方青山試探道。
沈秋很輕鬆就從書裡扒拉出一段和這個男孩相關的劇情。
張家父母意外去世後,留下張柔兒和張小二兩姐弟,好在原先沒分家還有爺奶照顧,再後來和三個叔叔分家了,就他們姐弟相依為命了。
要說張家對這兩孩子也不算多不好,隻是三兄弟個個都成家了,就算他們沒意見,也奈何不了媳婦有想法,爺奶也是看出這點才分的家。
雖然是分家了,但作為親叔叔基本生活還是會照顧到他們,每月按人頭給他們分糧,不至於讓他們餓肚子。
按理說張家給他們分的糧食絕對夠吃了,而且張柔兒已經十歲了,這個年紀的女孩子基本都能下地乾活,再加上有張家每月幫襯的乾糧,兩人怎麼都不會有挨餓的可能。
親兒子都沒見他這麼關心過,反倒關心起彆人家孩子沒飯吃。
沈秋語氣冰冷,“有張家管,他們哪裡沒飯吃了?”
方青山此刻還沒意識到娘哪裡不對,但是沈秋已經不想聽他再說下去了,催道:“趁早去書鋪趕在中午之前回家,現在天黑得早,起碼還能多抄一個下午,夜裡點燈費油……”
沈秋一頓催促,直將方青山要說的話堵了回去,不甘不願的去到書鋪。
因為不情願,方青山進了書鋪就垮著張臉,老板看見自然不高興,不過沈秋三兩句話就將他不願意的形象輕鬆扭轉了過來。
“我兒子想來您這抄書賺點錢貼補家用,本來是想自己偷偷來的,結果讓我撞上了,不好意思呢……”
看到老板立刻變得和善的眼神,方青山一時間有種下不來台的感覺,不過他還是不想靠抄書掙那麼點錢,好在抄書也得先試抄一段的,他打算隨便做做樣子,把抄書這事推了就行了。
方青山故意放慢速度一筆一劃的寫,怎麼醜怎麼寫,眼角偷瞄到老板眉頭緊皺,他就知道這事成了。
還沒等來老板的拒絕,最先響起的卻是娘無比失望的聲音。
“原來那些人說的都是真的,你的確沒有念書的天賦,也是娘對你期望太高了,以後還是老老實實回來跟我學種地吧。”沈秋認真道。
方青山嚇得魂都快飛了,再看到娘那一臉認真不似作假的表情,整個人都要當場裂開了。
他最討厭的就是彆人說他能力不行,可造成眼前這一誤會的人正是他自己本人,而且娘之所以會這樣說也是出於關心他,他又不能說娘什麼不是。
想到以後都要或者那種麵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方青山就不寒而栗,趕緊補救道:“我剛才手抖,現在好多了,我重寫一段。”
方青山再也不敢糊弄了,寫得飛快,字雖然沒什麼出彩的地方,但是好在中規中矩,遠遠比剛才那幾個狗爬的字要好得多。
看過他之後寫的那段,老板同意了。
“不能錯字,而且一周內就要交。”借之前老板跟他們說了下規矩。
方青山痛快答應了,也不管錢多不多,挑了本字最少的,估摸著很快能抄完,心裡才舒服了些。
不過沈秋當然不會讓他這麼輕鬆,果斷又幫他選了兩本最厚的,脫口而出的理由讓他拒絕的借口都沒有。
“剛才你那段有五十二個字,按這個速度來算,一刻鐘大概能抄120個字,一天算六個時辰可以抄5760字,以後白天你就用來抄書,正好還能看書學習,一舉兩得……”
方青山聽得目瞪口呆,想說不是這麼算的,然而沈秋已經直接敲板將這三本都拿下了。
老板已經提醒過了,他們不覺得會有問題,當然不會多事反對。
租完書從書鋪出來,方青山身上除了手裡那三本書就沒彆的了,一路上方青山還不死心,還想跟她說張家的事,但是沈秋步伐飛快,將他遠遠甩在身後。
等回到家裡,方青山才得以將忍了一路的話問出來,“娘,張家他們兩姐弟真的挺不容易的,那小二看著就瘦,要不咱們還是給他們送點雞蛋補補吧?”
糧食是買的,雞蛋卻是自家養的,不用花錢娘也不會心疼,方青山自以為自己這個主意很好。
沈秋被他的腦回路震到了,冷嗤道:“那張小二也不見得比時景瘦到哪裡去,怎麼沒見你這麼關心過時景?”
從外麵回來的方時景聽見奶奶維護自己的話,頭頂立刻升起一朵烏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