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臉都有些紅了,他和自己的幕僚想出來的絕佳方案,到了王躍這裡都需要再完善一下,讓他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這會兒聽了王躍的稱讚,他也就連忙說道,“燕回老弟也不要再稱讚了,你還是說說其他幾條,有什麼不足的吧?”
王躍點點頭,也就繼續說道,“還有那個農田水利方麵的條陳,我覺得把興修水利列入官員考核的標準,會導致官員強製百姓興修水利,也就是扶徭役。
所以,可以列入考核,但和前麵說的一樣,定好了每個人每年服徭役的時間,不準強製讓人去勞作。”
王安石覺得王躍對這條也沒什麼想法,隻是強調了一下扶搖儀的時長而已,他也就點點頭說道,“這都沒問題,其他的有問題嗎?”
王躍看王安石都有些緊張了,就有些哭笑不得,他連忙解釋說道,“其他的都很好,但介甫可能忽略了一個問題。”
王安石仔細琢磨一下,也沒發現什麼問題,就有些疑惑的問道,“還請燕回給我講清楚,我到底忽略了什麼。”
王躍歎了口氣,很是無奈的說道,“你剩下的幾條建議,雖然明麵兒上動的是地主和商人,但你考慮過地主和商人大多是什麼人嗎?”
王安石有些懵逼,他疑惑的說道,“當然知道了,要麼是世家大族,要麼是一些官員的親屬。”
王躍點點頭,很是認真的說道,“方田均稅和市易法這兩條能夠實施的話是非常好的,隻是他們的對象卻是官員,阻力會非常大的。
就比如說我家,原本是行商的,可是我現在也做了官。
就比如說介甫,想來你家雖然是士族,可是家裡的田地也不會少了,畢竟,有了錢投入土地,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能讀書當官兒的人,特彆貧困的都非常的少,一旦做了官,土地來的就容易了。所以,你損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
聽了王躍的話之後,王安石就有些惱怒的說道,“燕回,你太讓我失望了,你竟然也要阻攔這兩條建議?我還以為你是為了老百姓,不顧個人利益的人呢?”
王躍有些哭笑不得,就連忙解釋說道,“介甫,你冷靜一些,咱們在一起那麼長時間,我是什麼人你還不了解嗎?
我的意思是說,你一下子得罪那麼多人,可是又不是你親自去主持的,還是那些官員去主持。
具體的主持力度,你根本就不清楚,你隻能看增加了一些數據而已。
所以,我的建議是,要麼先挑選兩三個路執行,我親自去給你看著,保證能夠徹底的執行。
即使你選擇我老家兩浙,我也絕對不會出半點岔子。
可一下遍布到全國,我們沒有那麼多的人手去看,隻看數據,改革是容易出問題的。
到時候整個朝堂就成菜市場了,天天都在吵架,不僅陛下為難,就連咱們的改革執行的都會很緩慢。”
王安石原本很生氣,可王悅竟然說改革兩者他都強製執行,他突然就覺得自己誤會王躍了。
他就向王躍拱手行了一禮,這才認真的說道,“是我誤會燕回了,隻是改革本來就是為了革新朝政,我早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王躍很是無語,就沒好氣的說道,“介輔,莪沒有說不改革,你要明白我也是支持改革的,我們的目標其實是一致的,我隻是說,不要一下子全國改革。
這樣的話,那些反對改革的人就會搗亂,朝中諸相即使不反對改革,他們也會覺得這是動亂朝局,然後才給你壓力的。到時候,他們請動太皇太後給陛下施加壓力,咱們的改革說不得又得中斷。”
皇帝經過王躍的提醒,覺得是有道理的,畢竟,如果改革的隻是少數,確是會引起朝廷的動蕩,到時候那些老臣肯定會求太皇太後的,如果太皇太後以孝道壓他,他也會很為難,他就有些激動的問道,“老師,以你的想法該怎麼辦?”
王躍笑著說道,“其實很簡單,我們改革,還不能引起震蕩,就最好先挑選兩三路土地兼並嚴重的地方進行改革,如果改革成功,那再推向全國,朝中諸公也不會再反對,那些下麵為了家族利益的官員士紳也隻能任命了。”
王安石還在琢磨王躍的話,他覺得王躍的擔心有些多餘,畢竟隻要皇帝願意,其他的人恐怕也不會阻止,可是太皇太後那邊,還真是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