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卻看著寧遠舟,明白他在擔憂什麼,就很是嚴肅的說道,“隻要梧國不來搗亂,我有十足的把握。”
寧遠舟明白王躍的意思,他沉默了一會兒,也就認真的說道,“我這就給梧都送信,看看丹陽王和章鬆怎麼說,有了消息,我就通知你!”
王躍點點頭,也就換了話題說道,“我們的兵馬不多,地盤又太大,接下來的日子,就需要勞煩六道堂的兄弟們時刻監視著安國的動向了。”
他的意思很明顯,就是不為難寧遠舟,他會安排人盯住梧國的。
寧遠舟當然也明白王躍為什麼隻說安國這邊,倒不是不信任他們,隻是怕他們為難而已。
他也就笑著說道,“這事簡單,安國但凡有一個風吹草動,定然讓你這個明王第一時間知道。”
兩人商量好了之後,就各自忙碌去了,他們手裡的事情都很多。
寧遠舟忙著爭奪明軍控製六座城池的六道堂人手,幾城的六道堂被破壞很嚴重,有很多人流落在外,必須找到他們才行。
而王躍不僅忙著整頓軍務,還要處理幾城的政務,也是沒時間顧忌彆的。
……
歸德原,安帝行營
安帝聽了奏報之後暴怒不已,他很不滿的說道,“鄧恢,你們朱衣衛是怎麼辦事的!為什麼對明賊偷襲蒼梧嶺和稷山大營這事情一點兒消息都沒有?”
鄧恢連忙跪倒在地,很是凝重的說道,“陛下,臣上次接到你的命令之後,立刻就派了右使伽陵親自前往明軍控製的幾個城池查看。
隻是讓人沒想到的是,伽陵帶去了足足一百多朱衣衛高手,卻一去不複返,所以,微臣懷疑這裡麵肯定有六道堂或者是諸國不良人參與,不然的話,小小的明軍,怎麼可能有這樣的實力。”
安帝聽了鄧恢之的話之後,就有些不確定的說道,“你是說梧國或者是諸國出手了?”
大皇子看皇帝有些相信了,他靈機一動,馬上反駁說道,“父皇,兒臣覺得梧國出手的可能性很低,如果六道堂的實力還在的話,我們即使能夠擊敗梧國,也不應該能抓到梧皇。
所以,兒臣覺得一定是諸國的不良人入手了,甚至我們剛搶回來的三座城也是被他們搶走的!
所謂的山賊,純粹是借口罷了!一定是諸國看到我們兩國虛弱,趁機下手罷了。”
二皇子聽到這話,就連忙讚同的說道,“父皇,兒臣也覺得諸國的可能性大一些,梧國這會兒朝堂之中正在搶奪帝位,應該沒有時間來搶回地盤,我們一定要防備著諸國,隻有諸國同時和梧國和安國相鄰。”
二皇子之所以讚同大皇子的話,是因為這次李同光功勞太大了,讓他們在兩個皇子都感覺到了危機,所以就想把李同光的功勞給壓製下去。
安帝看兩個兒子都這麼說,就皺起眉頭說道,“按照你們這麼說的話,諸國的可能性是大了一些,隻是為什麼不是丹陽王的人乾的呢。”
二皇子好不容易拉攏了申屠將軍,卻沒想到直接被抓了,他這次被王躍偷襲損傷很大,看陛下這麼說,就連忙說道,“陛下,如果是那丹陽王所為的話,他恐怕早就把這件事情宣揚出去了,他就可以借助大勢順利等基,咱們手裡的梧皇也就徹底沒用了。
所以兒臣覺得,一定是諸國搞的鬼,請陛下為臣做主!”
安帝聽到幾人這麼說,越來越覺得諸國的可能性實在太大了,可是他們現在已經和梧國開戰了,斷了不能再得罪諸國。
安帝仔細琢磨了一下,覺得諸國大概也是看中了這一點,這才沒有戳破的。
他現在不敢戳破,卻可以利用諸國沒有戳破,裝作不知道,和所謂的明王周旋一下。
皇帝想到這裡,也就認真的說道,“既然如此,那就去個人到景城,和明王交涉一下,看看能不能讓梧國使團過來,你們看誰去最合適?”
大皇子聽到這話,馬上就搶先說道,“父皇,兒臣覺得,長慶侯比較合適,他這次能夠順利抓住梧皇,明顯對那裡比較熟悉,由他去,最為合適。”
二皇子猶豫了一下,也就連忙說道,“父皇,兒臣也覺得非長慶侯莫屬。”
陪坐在安帝身邊的初貴妃聽到這話,就有些擔憂的看著長慶侯李同光,她覺得明軍的地盤,並不算那麼好去的。
她雖然有些心痛,安帝把她的侄女結婚給了李同光,但是她也清楚,那是安帝為了製衡,這才故意這麼安排的,所以心裡並不怎麼在意。
她早就已經不可救藥的喜歡上了李同光,所以即使明知道兩人不可能,李同光還是利用她,她卻還是控製不住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