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秋闈九(2 / 2)

趙豐收身為吏部官員,此次受了朝廷委任,擔任金陵主考官之一,他要批閱將近三百份的試卷,第一場經義部分題量巨大,僅僅批閱了三十幾份試卷他就有些頭昏腦漲起來,常言道江南子弟多才俊,可是三十份的試卷作出七成以上的僅有五人,不可謂不砸了江南子弟的名聲。

或許是期望太高了,亦或許趙豐收分到的試卷都是文采不好的學子,趙豐收審卷越看越是皺眉,倒是齊潤與幾位陪考倒是神色相當平淡的審閱試卷,每一張試卷齊潤都要細細的審閱,他是第一次主持科舉,沒有趙豐收這個吏部官員熟門熟路,所以不敢放開任何一個地方,生怕出了錯,耽擱了金陵子弟的前程。

約莫兩個時辰左右,一位陪考的疾呼打破了卷宗室的安寧:“不可思議,不可思議,竟然對了九成,僅僅錯了十題比較偏僻的題目,而且字跡筆走龍蛇,墨跡有力,如果不出意外,想必乙榜經義第一就是此人的了,暫定為乙上。”

這位陪考的聲音也引來幾位考官的注意力紛紛圍了過去打量著桌案上的試卷趙豐收舉著試卷看了又看讚歎道:“真是鳳毛麟角的一張試卷啊!”

要知道經義部分涉及到四書五經,最是考研學子的綜合能力,能答出六成題目的人已經算是不錯了,答出七成的算是良才,八成的題目的人必定是名動一方的才子,九成題目的人可謂是鳳毛麟角,曆代科舉試卷經義部分,能夠答出九成題目的人基本是經義是前三的名次無出其右了。

不過乙榜審核不但要有經義,還有第二場的詩詞還有第三場的策論一道,隻有場考試全是乙上才算的上一州秋闈科舉的頭名解元。

一位主考官感歎道:“若不是規矩不允許,真想看看這位良才的大名,不知道是哪家書院教導出來的大才啊。”

“不可,不到放榜時間,絕對不能打開糊名的試卷,這是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們是考官更應該遵守規矩。”齊潤攔住了那個陪考的想法,他是不急,反正都是他金陵之下的子弟,早晚都會知道的。

趙豐收也點點頭:“放置一旁吧,希望能夠在接下來的試卷中多看到幾張這樣的試卷。”

“哈哈........趙大人未免太貪心了啊,鳳毛麟角之所以叫做鳳毛麟角,便是因為少的緣故,若是都是答對九成試卷的考生,咱們反而要為難了,先不說如何錄取前三名,就是陛下肯定懷疑咱們徇私舞弊,江南子弟雖然有才名,但是也不是這樣子有才的。”

被人打趣了趙豐收也不羞怒,反而點了點頭:“是啊,知足者常樂,僅僅一個答對九成題目的學子足以傲視周圍同僚了,接著批閱試卷吧。”

沒過多久,又是聲聲讚歎想起:“八成題目。”

“又是八成題目。”

“又一個九成題目的怪才。”

“恭喜齊大人,你們金陵這次怕不是要出名了,這才審閱了一半試卷已經出了兩個答對九成題目的怪才,看來齊大人的名聲怕是要直達天聽,畢竟治下出了這麼多良才。”

“幾位同僚謬讚了,這都是當陽書院與宜山書院的功勞,本官也隻是出了點小力氣而已。”

“齊大人,時辰差不多了,封存試卷吧,準備第二場考試了。”

幾人同時抽出腰間的鑰匙,相視看了一眼,開始退出卷宗室,九把鎖頭同時落上。

“鳴鑼,貢院開門,考生進場。”

搜狗: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