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臣也不想去賣(2 / 2)

“太子,取紙筆來,把柳愛卿說的話一一記下。”李政讓太子記述兩人的對話已然上升到了君臣奏對的地步了。

“陛下,所謂的商業戰爭,就是一種商業性質的戰爭,陛下也知道,行軍打仗什麼最重要,是糧草,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就是這個道理,為了打贏戰爭,往往會去破壞敵人的糧草這些戰略物資,這便是經濟戰爭的一種,或者買掉敵人的糧草,或者燒掉他們的糧草。”

“不錯,一旦敵人失去了糧草就會軍心動搖,軍心動搖了往往就會吃敗仗。”

“我大龍地域遼闊,不比突厥那裡都是草原,無法種植作物,都是靠放牧為生,然而我們大龍的很多東西卻又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他們無法生產,卻又不得不通過大龍的商隊從我大龍這裡購買。”

“茶葉,絲綢,美酒,周圍的國家隻能從我大龍購買才行,陛下可以調集民間的商隊,或者官商深入周圍這些國家的腹地進行商隊交易,沒有茶葉和精鹽,咱們賣給他們,沒有絲綢,咱們也可以他們,除了戰略性的物資,比如刀劍武器,弓箭床弩這些東西不能賣,他們要什麼咱們就買什麼,隻要他們敢買,咱們就敢賣。”

“大龍買這些東西不為獲取高昂的利潤,民間商隊陛下可以不必過問,但是要收取一定的稅收,但是官商不可以,就算是等價交易,或者虧上一些銀子都可以賣給他們。”

“這樣的話國庫不就入更加不敷出了嗎?這算什麼辦法,簡直胡鬨。”李政神色不愉的看著柳大少。

“陛下,且聽臣說完,我大龍物產豐富,隻要用心勞力,一些東西基本上是不缺少的,突厥部落有什麼,馬匹牛羊,他們隻有大量的的馬匹牛羊,想要換取我們的絲綢和茶葉,可以啊,沒有銀子付,那就用牛羊抵債吧,突厥有些地方也能種出一點的糧食,但是因為地域限製,產量是很低的。”

“那我們就用高於他們產量的糧食優惠給他們,換取他們的牛馬,在相對的情況下,突厥的百姓肯定不會再去種地,隻能會去放牧牛羊來換取更多的糧食,突厥百姓也是會比較的,這就是人趨利避害的本性,隻要比他們更好,他們肯定會選取更好的。”

李政輕輕點點頭:“沒錯,平心而論朕如果是突厥人的話,肯定會選取放牧來換取糧食。”

“陛下正是這樣,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每個人都會為自己謀取更多的福利,這便是人性了,到時候換回來的馬匹牛羊更好辦了,牛的話健壯的的可以留下來耕地勞作,那些瘦弱老去的牛就殺掉製成乾燥容易儲存的牛肉乾之類的,牛皮製成皮裘,突厥的冬天可是很冷的,他們會更需要,牛筋之類的製成床弩之類的,牛骨製成裝飾品,突厥人也會很喜歡。”

“羊可以和牛一樣,突厥人為什麼這麼壯,那是因為他們長期吃肉,製成的肉食之類不但可以讓商隊販賣到草原,咱們還可以賣給大龍各地的百姓,陛下應該知道大龍的百姓吃上一頓肉多麼困難,如此一來便是一舉多得,何樂不為哪。”

“這倒是一個好主意,接著講。太子都記下了嗎?”

“父皇,全部記下了。”太子李白羽手中筆一刻沒有停過

“至於馬匹就更好了,全部送入軍隊裡麵,突厥的馬匹可比大龍內部的馬匹強壯不少,陛下應該知道,都是很強壯的寶馬,就算是老馬之類的,組成騎兵都比步兵要強上不少,隻需要幾次商業貿易,老馬就可能換成健壯的馬匹,那時候大龍的騎兵一點點的增強,大龍的軍隊將會所向披靡,再無敵手。”

“到時候糧食和絲綢,精鹽都會在商隊的進行下賣入突厥,牛肉羊肉也可以再次賣入他們,不過經過加工之類的,肯定要貴上一些,羊毛可以製成禦寒的冬衣給鎮守邊疆的士兵穿上,差一點的還可以賣給草原的人。讓他們在貧瘠之地過上和大龍一樣的生活,因為商隊的原因,草原就不會再有種地的人,隻有放牧的。”

“可是這還是在虧損國庫裡的東西啊,怎麼想都像在便宜突厥人。”太子李白羽不得不停下來插一句話。

“虧損?不,殿下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殿下可不要忘了民間商隊的稅收,和世家商隊的稅收,就這些足以彌補官商帶來的虧損,獲取國庫會大賺一筆也說不定,而且官商不一定就是虧損國庫,我們得到了馬匹這樣的重要機動性的裝備,要知道陛下每年買馬匹要花費多少銀兩。”

李政似乎有些回過味來了:“可是收取大量稅收不是與民爭利嗎?這樣夏禦史這些言官會彈劾朕是昏君。”

“陛下,你錯了,這次可是朝廷鼓勵商隊大量出口物資,而不是他們偷偷的一點點的賣出去一點點的東西,不小心還會被冠上資敵的名頭,這次是他們有多少本事就掙多少錢,有多大能力就掙多少家業。而且民間商隊的興起,間接的就會打擊到那些人的利益哪?”

“世家門閥,很多商隊都是他們在控製的。”

“正是,民間商隊的興起,百姓則會感恩陛下的聖明之舉,同時又打擊了世家的氣焰,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哪?”

李政眼睛微眯:“柳家應該不會隔岸觀火吧?”

柳大少悻悻的笑了笑:“陛下,誰賣不是賣,臣也得照顧一家老小的生活不是,臣出去賣也是逼不得已,臣也不想出去賣,可是臣不去賣誰給臣銀子哪?”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