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引蛇出洞(1 / 2)

“蓮兒,你沒事吧?為夫怎麼看你的臉色這麼差哪?身體不舒服?”

青蓮臉色有些發白的看著柳明誌:“夫君,白蓮教有很多人跟妾身和姐姐一樣是迫不得已加入白蓮教的,到時候你可不可以饒他們一命,姐姐當時就是被護國候的亂箭射中胸口不治身亡的,蓮兒現在每夜都會做噩夢,夢裡全是夫君你圍剿白蓮教的事情!”

柳明誌給青蓮蓋了被子握著青蓮的手掌歎了口氣:“你心裡是不是怨恨護國候殺了你的姐姐?”

青蓮臉色發怔有些迷茫:“要說一點不恨那是假的,畢竟姐姐是蓮兒世最後一個親人,可是姐姐臨終前告訴妾身我們是咎由自取,不是護國候張狂圍剿白蓮教,還有李狂王狂他們,怪就怪在蓮兒不該被教主他們救了一命!”

“蓮兒,為夫知道你是念著白蓮教救了你跟白芍姐姐的舊情,可是正如你所說,這一次不是為夫剿滅白蓮教,還有張明誌等人會帶領大軍圍剿他們,朝廷是不會允許有禍亂朝綱的人活下去的,這是大勢你懂嗎?”

“蓮兒懂,可是心裡總是有道坎過不去,教主畢竟救了蓮兒姐妹一命!”

“蓮兒,為夫理解你,可是咱們一家人的性命都係於為夫身,你的,乘風的,菲菲,依依她們的,若是為夫心慈手軟被皇帝知道了,遭殃的可就是咱們一家老小,你很乖巧,也很通情達理,不會不明白這個問題吧,有時候不是為夫放不放他們一馬,而是他們能否活命全看他們自己的決定,若是此次他們沒有突然出來作亂,陛下甚至不會想起白蓮教這一回事,隻能說自作孽不可活!”

“妾身知道了,妾身不會再過問這件事情了,好好的在家相夫教子!”

柳明誌望著青蓮失落的神色咬咬牙給青蓮塞了塞被角:“好好休息,不要胡思亂想,你現在已經不是白蓮教的持劍女婢,而是柳明誌的夫人,好不容易脫離了白蓮教不要再泥足深陷了!”

“妾身知道了,教中高手眾多,各種稀奇古怪功夫的人數不勝數,而且分壇多是建在山高林密的荒僻地帶,夫君你要多小心啊!”

“放心吧,為夫可舍不得你們幾個大美人!還得好好的跟你們過一輩子哪。”

“夫君”

“怎麼了?”

正要開門的柳明誌望著不知何時坐了起來的青蓮停下了腳步。

“十二飛仙的噬心蠱每過半年時間要重新種一次才行,夫君不要把這件事情忘了。”

“什麼?要重新種蠱才行?不是永久有效的嗎?”

青蓮惆悵的歎了口氣:“苗疆蠱毒若是真能永久有效還不天下無敵了,找點高手偷偷的種蠱毒足以稱霸武林了,控製點官員也不至於偏居一隅,這個漏洞隻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我們也從不外露這個事情,就是怕受到永無休止的打攪!”

“為夫知道了,早點休息吧!”

“夫君!”

“恩?”

青蓮麵色糾結的咬著下唇:“教主似乎在朝廷中有眼線安插,次護國候的大軍剛剛到了翠屏山教主就得到了鷹隼傳書,可能你們的蹤跡早就被教主得知的一清二楚,你一定要小心!”

柳明誌穆然眯起了眼睛:“蓮兒你是說護國候的大軍一到你們當時就收到了消息?”

“恩!教主正帶人準備離開的時候沒想到護國候的大軍馬就衝了過來,可能教主也沒想到龍武衛如此兵貴神速!不過翠屏山隻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分壇而已,教眾其實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

“蓮兒,你身為持劍女婢是貼身近侍既然如此你知道白蓮教主的長相嗎?若是不想說就算了,為夫也不逼你!”

“蓮兒也沒有見過!教主常年罩著一聲黑袍,聲音有些沙啞似乎在故意裝成這個樣子,雖然蓮兒是教主的婢女,但是大多時間都跟慕容長老一起修習武藝,極少見到教主,就連教中事務大多都是左右護法,九大長老主持!但是蓮兒有一次無意中聽到教主他們的談話,其實教主背後還有一個大人物跟很多高手在支持著,至於是什麼人蓮兒就不清楚了!”

“為夫知道了,你早點休息,不要胡思亂想!”

青蓮望著關的房門掀起了手臂衣袖輕撫著那朵蓮花刺青眼眶有些發紅的呢喃了起來:“慕容長老,對不起,蓮兒不能讓夫君受到傷害,你快逃吧,逃得越遠越好,你也是一個好人,你死了蓮兒會內疚一輩子的!”

“夫君,蓮兒妹妹怎麼了?聽下人說她身體有些不舒服!”

柳明誌看著披著素衣走來的齊韻微微搖搖頭、;“沒什麼,就是有些水土不服,放心吧!”

“那就好,妾身還以為她舟車勞頓生了病哪!”

“沒事的,放心吧,現在應該睡了,就不要打擾他了!咱們先回房間再說吧。”

齊韻提著茶壺看著端著茶杯的夫君歎了口氣:“若是如夫君你說的這樣確實為難她了,一方麵是救命恩人,一方麵是夫君你,怪不得她心情不好,放到妾身身隻怕也難以釋懷!”

“不能讓蓮兒一直掛念白蓮教的事情,得趁早絕了她的念頭才行。這丫頭腦子一根筋,認準的事情九頭牛都拉不回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其實說到底她還是記著白蓮教的救命之情哪!”

“等你們去江州的時候妾身會抽空開解開解她的,把她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始終不太好。”

柳明誌把玩著手中的茶杯:“為夫現在最擔心的事情就是蓮兒所說的白蓮教在朝中有眼線存在,若是如此對於剿匪將有很大的不利。”

“應該不會吧,金陵在江南乃是很重要的樞紐之一,爹爹在這裡為官三年,不可能沒有接到一點消息,若是白蓮教真的有眼線又豈會窩在一隅之地苟延殘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