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二章大決戰序幕(2 / 2)

“末將附議,兵行詭道向給大宛五國的大軍一個厲害瞧瞧!”

“馱馬古道!”

柳明誌眼前一亮:“本帥突然想起忽略了一件事情,根據史記記載,西域原先本有五十國,後來相互吞並才最終定下了三十六國這些年你爭我戰更是改朝換代不少國家,縱然如今你們看一下沙盤之上的標注之地,似卑路,劫國這幾個不足二十萬人的小國家根本就沒有計算在內,咱們同樣懶得攻下來,否則的話西域現在足有四十個國家還要多!”

望著眾人疑慮的眼神柳明誌將竹竿定在馱馬古道之上:“本帥說這些的原因便是馱馬古道,馱馬古道的由來你們誰清楚?”

宋清十幾人茫然的相視了一眼無聲的搖搖頭,至於其餘二十九國的將領更是一片茫然之狀,漢話都剛會說一點點而已,馱馬古道這個漢人命名的道路根本無從所知!

“烏孫國跟大宛國雖然相距兩千裡地可是因為納倫河的水源問題曾經結下世仇,在大漢時期李廣利將軍西征大宛之時烏孫國更是給予過幫助!路線也就是後來命名馱馬古道的這條路!”

柳明誌一拍桌子讚賞的看著姑墨蓉蓉一旁的姑墨蓉蓉:“公主殿下說的一語中的,本帥想縱然現在納倫河的歸屬問題在大宛國跟烏孫國之間都是一個難題,烏孫國是遊牧國,根本離不了這條納倫河!敵人的敵人未必不能成為朋友,隻要咱們拿納倫河做些文章,烏孫國不見得就一定是咱們的敵手!”

“利誘烏孫國?”

“不但是烏孫國,康居國安息國都可以利誘一下,儘量將五國分化開來,據本帥所知聯軍犯我甘州之時收受金銀珠寶的國家就有康居國,他們之所以合兵一處不過是擔心我西征大軍將他們破城亡國,可以給他們一個口頭的約定,隻要臣服大龍絕對不傷他們一兵一卒,不過還是要做好兩手準備,利誘不成隻能硬打了!”

“宋清封不二紮桑車師墨聽令!”

“在!”

“現在西征大軍有騎兵四十萬人啊,由你們帶領二十萬騎兵十萬弓箭手從大宛國的附屬國鬱成國邊界穿插過去到馱馬古道設置兩處伏兵,全部換上乘戰馬,弓箭手由騎兵換乘一路帶過去,先禮後兵,談不攏就給本帥往死裡打,能殺多少殺多少!”

“大帥,末將帶走三十萬人你這邊可就沒剩多少人了!”

“這個本帥自己有辦法,看沙盤!”

“是!”

“對於烏孫國大軍不求全殲,弓箭手以及騎兵的手弩射擊十支羽箭之後留下一萬騎術精湛的騎兵騷擾烏孫國的進程,記住,是騷擾不是自殺式衝鋒,烏孫國他們遭遇了將近三十萬大軍的驟然伏擊肯定不敢對剩下的一萬騎兵發起進攻,畢竟他們不確定剩下的二十多萬大軍去了何處,肯定會擔心這一萬人是誘餌引誘他們!”

“你們給烏孫國一個下馬威之後馬上從馱馬古道改道絲綢古道奔襲貴山城同樣的辦法對付康居國的大軍!然後火速回援迂回到大宛國的奔馬城位置,安息國若是來得晚就換上大宛國的旗幟迷惑他們,給他們一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若是安息國的人已經到了就與本帥的大軍前後夾擊!”

“末將得令!”

“周寶玉,鄯爾合,寧超聽令!”

“末將在!”

“你們二人帶領大軍二十萬去阻截月氏國的大軍!”

“得令!”

“鄯爾合,你們樓蘭國素來與大月氏交好,你配合周寶玉寧超二人想辦法找借口麵見月氏國的統帥,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先嘗試說服月氏國的大軍統帥,如果實在不行直接挾持月氏國的統帥!若是月氏國統帥抵死相抗不要讓大軍陷入糜戰之中,占了便宜之後馬上撤退!”

“末將得令!”

柳明誌扶著沙盤展望全局:“大決戰之前先殺殺他們的士氣,敵弱我強本帥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全體將士聽令!”

“請大帥吩咐!”

“此戰事關生死存亡,本帥與爾等團結一心共抗大敵,諸位弟兄一定要精誠合作,誰敢背後搞小動作,本帥的天劍可不認人!”

“得令!”

“依計行事,大軍開拔!”

“末將等告退!”

柳明誌走出大帳望著天上暖洋洋的日頭朝著點將台走去。

一場注定載入史冊百萬人參戰的大決戰即將拉來了序幕!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