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能夠全殲來犯之敵,朝堂之上將是王公名列,侯伯並起,子男多如過江之鯽的局麵。
彆的不說,起碼以老國公雲陽的德行,能夠一摸異姓王乾的寶座邊緣。
李曄輕輕地籲了一口氣:“宋愛卿,還有彆的戰報啟奏沒有?”
“回稟陛下,北疆長達一年之久的戰報內容經過篩選整合之後悉數在此,並無彆的戰報了。”
李曄微微頷首,望著龍台下小聲議論的百官並未阻止,輕笑著看著宋煜:“既然沒有彆的了,宋愛卿便先入座吧。”
“謝陛下。”
宋煜入座之後,李曄整理了一下腰間的龍紋玉帶,緩緩的從龍椅上站了起來在龍台之上徘徊了起來,目光淡淡的掃視著殿中的官員。
“列為臣公,北疆戰果之盛舉,悉數聽與列為臣公之耳,不知列為臣公有何感想啊?”
“大龍萬勝,陛下聖明,吾皇萬歲萬萬歲。”
李曄對於百官老一套的恭維之詞並未露出什麼得意之色,環視著殿中百官緩緩開口。
“朕以為,此戰大大的向周圍敵寇展示了我大龍天威,威懾四方夷敵不敢輕舉妄動,震懾與我朝天威之下。”
“此戰雖然沒有一舉平定金,突兩國,但是也不能稱之為無功而返,朕看,功勞很大的嘛。”
“先是擊潰了兩國南下的數十萬精銳雄師,隨即揮戈北出擊敵,如此壯舉,豈能說是無功而返。”
“雖然兩國依舊在山海關之外,但是在我天朝雄師的兵鋒所指之下也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多久了。”
“兩國曆經數次交戰,精銳儘失,國雖在,但是相對我大龍青春鼎盛之勢,她們已然成了風燭殘年的老者。”
“一無兵馬,二無錢糧,想來能夠消停幾載不敢再對我大龍行跳梁小醜之舉。”
“我大龍天軍,此戰殲滅來犯之敵數十萬,豈可畏無功而返乎?”
“陛下聖明,萬歲萬萬歲。”
滿朝文武望著李曄站在龍台之上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的威嚴模樣,一時間有些怔然。
像夏公明,雲陽,杜成浩這等老臣,隱隱約約的竟然從李曄的身上看到了睿宗李政的影子。
雖然相貌年輕,但是言行之間與其心態來看,此時的李曄竟然有幾分李政剛剛的登基之時的模樣。
自信,威嚴,高瞻遠矚。
李曄方才的話語若是傳揚出去,定然能振奮民心,鼓舞軍中士氣。
尤其是軍伍之中的將士,定然會對李曄肝腦塗地。
李曄的成長之快讓他們看到了希望,也讓他們鬆了一口氣。
隻要李曄能夠保持不變,不在發生任清蕊這等糊塗之舉,不出十年,定然又是一代盛世明君。
起碼現在的李曄已經有了其父李白羽登基之時的明君之相。
不少老臣看了看李曄,又瞄了瞄柳大少,心裡默默的歎息一聲。
既然李曄已有明君之相,又隱隱有了其祖父的幾分模樣,是否會像其祖父睿宗一樣成為一代聖賢明君呢?
不少老臣不由得神遊天外,幻想著如果是李政站在龍台之上,又會如何處置柳大少調動西域四十萬兵馬之事。
殿中百官的一舉一動都在柳大少的眼眸之中,偏偏柳明誌仿佛是一個置身事外的人,神色平平淡淡,毫無反應。
瞥了一眼龍台之上手扶腰間龍紋玉帶,眉宇間英氣迸發的李曄腰肢微微的鬆緩了下去。
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