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因為我姓李(1 / 2)

李曄強忍著心底的火氣沒有對那些後進官員大發雷霆之怒。

他坐在龍椅之上高高在上,早已經從站在首位的那些六部九卿的老狐狸的神色上看出了什麼。

不出自己所料的話。

這些老狐狸應該已經從姑父柳明誌毫無征兆的造反行徑上猜測到了什麼,十九**再次猜測到了風雲渡刺殺的事情之上。

自己已經對姑父動過一次手了。

若是在接納這些後進官員的諫言,以三姑姑李嫣的公公柳之安要挾姑父退兵,怕是一點後路都沒有了。

李曄所想正是龍台下百官心中所想。

如果陛下真的對柳之安動手,是否能夠成功尚且兩說。

僅僅在人心方麵,就已經徹底的一敗塗地。

玩弄帝王權術的陛下百官不會有什麼不滿之心,畢竟曆朝曆代哪個皇帝不玩弄帝王權術。

遠的不說,就說大行沒有幾年的睿宗先帝李政,可謂將帝王權術玩弄的爐火純青。

不一樣得到了滿朝文武的忠心輔佐。

帝王玩弄帝王權術乃是理所應當。

可是他們不想輔佐的帝王是一個薄情寡涼的君主。

畢竟,他人今日之遭遇,未必不是自己等人後人之事。

如果陛下真的接納了這些後進晚輩的諫言,百官明麵上不會說什麼。

但是以後處理政務起來,會有幾成真心實意的出力就不得而知了。

南宮曄察覺到了李曄從身後那些官員身上收回的陰翳目光,頓時長鬆了一口氣。

他真的害怕李曄會一時糊塗,接納了這些官員火上澆油的諫言,真的將柳之安擒來要挾並肩王退兵。

可是除了這個辦法,還有什麼辦法能應對並肩王的造反之行呢?

難道京城陷落,江山易手已成定局?

“諸位愛卿,可有退敵良策?”

右相魏永持著朝笏走了出來:“陛下,如果能夠勸並肩王罷兵言和,固然是最好不過的結局了,可是如何遊說並肩王罷兵言和,重歸朝廷統治老臣一時之間也想不出一個好的應對之策來。

除此之外,就是拖延並肩王攻城的時機,等候北疆的援軍到來,實在沒有彆的法子可以應對敵軍了。

永安公也說了,兵備,兵力皆是有所不如的情況下,硬抗不是辦法。

當年蜀王造反,並肩王已經向世人宣示了,京城高大且重兵防守的城牆在他手裡的火炮麵前根本不堪一擊。

事已至此,唯有拖延並肩王的攻城時機。

隻要並肩王不馬上攻城,等忠武王雲老大人率兵趕來,方可解除京城之危。

一個是安撫,一個是緩兵之計。

但願並肩王能給咱們這個機會。

否則,一旦並肩王一言不合便號令三軍以雷霆之勢展開攻城之舉,那麼京城........

危矣!”

魏永的諫言令李曄跟朝堂上的一些老狐狸沉默了下來。

罷兵言和,緩兵之計確實是如今最合適的辦法。

可是勸並肩王罷兵言和該由誰去勸說呢?畢竟並肩王的檄文尚未射到城牆之上,目前還不知道並肩王舉兵的緣故。

是否是因為風雲渡遇刺之事,在陛下沒有被逼無奈的澄清之時,始終隻是自己等人的猜測而已。

不知道其舉兵的緣由,又如何能夠遊說呢!

再者就是。

緩兵之計。

如今還有什麼辦法可以緩兵呢?

以並肩王往昔雷厲風行的行事風格,能否給朝廷緩兵的機會尚且難說。

一時間,滿朝文武重臣心思急轉,思量著合適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