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書正在內閣等著批紅遞交十王殿核定,要不老臣現在給陛下取來過目?”
“不用了!”
柳明誌抬頭望著已經開始燥熱的天氣,幽幽的歎了口氣。
“張帥,南宮帥書信上說的不錯,讓將士們出征討賊了,而不是讓他們去送死了。
這種天氣過度的急行軍是會要人命的,不能將每一個西征將士的性命當做兒戲啊!
文書在十王殿核定之後,直接擱置殿中就行,不用再回書了。
久久收不到回書,他們就會明白朕的意思了。”
“是,陛下聖明!”
“朕此次讓你們留下,除了問一問西征將士的情況,還有另一件事情需要給你們合議一下。
你們先看看石桌上倭國兩路使者的的國書吧。”
“臣等遵旨。”
兩人分一本國書,仔細的觀看著上麵的內容,然後在輪番交換了一下,兩盞茶的功夫宋煜四人已經將兩份國書上的內容悉數看完。
柳大少端起拍打一下手上的魚食殘渣,端起涼茶淺嘗了一口:“有什麼想說的?”
宋煜接過王賀正遞來的另一本國書,一起放回來了原處:“陛下,倭國人還真是敢獅子大張口啊!
酒井賀這一方希望賞賜戰刀及各式兵刃兩萬柄,甲胄一萬五千副,弓弩三千,箭矢三萬。。
藤野寧和一方更甚,戰刀各式兵刃三萬柄,甲胄一萬副,弓弩兩千,箭矢兩萬,床弩一百架,竟然還有火炮五十門。
他們怎麼不去死啊,也不怕撐死了。
看來海寧候在倭國長崎駐紮兵力當做貨物中轉站之時,駐兵手裡那些用作防守的火炮以及火炮威力被倭國的王上或者探子見到了。
否則他怎麼知道咱們大龍朝會有火炮這種作戰利器!
就算要賞賜給他們,也絕對不可能賞賜有如此多的兵備,減少九成還有這個可能。
尋常的兵備還行,但是火炮萬萬不可流通海外蠻夷之地手中。”
柳明誌眉頭微凝:“伯父,朕憑什麼要賞賜給他們,就算是減縮到隻剩一成,那也是一批不少的開支啊。”
宋煜看著柳明誌驟然嚴肅的神色,心裡一咯噔,不知道哪句話說錯了。
“老臣糊塗,可是根據慣例,附屬國國使他們進貢了大量的貢品之後,我朝為了表達陛下對他們的恩榮,是要根據他們的請求回報一部分賞賜的。
老臣也沒說什麼違背定例的話啊!”
“朕沒有彆的意思,伯父不用緊張。
你說的這些定例那是以前規矩,現在我登基稱帝了,以後這個定例必須得改了。
他們想要什麼朕為了幾句好聽的恭維話語,就賞賜他們什麼,世上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回禮可以,咱們是禮儀之邦,確實要注意禮尚往來的規矩。
但是必須是朕回什麼他們要什麼,而不是他們要什麼朕回什麼。
禮儀之邦自然要講究禮尚往來,可是禮儀之邦還有客隨主便這個規矩。”
“是是是,老臣明白了!”
“老薑,咱們現在打造各式兵備,甲胄,弓弩的消耗是多少銀子?”
“回稟陛下,根據如今兵部,工部各項開支的賬目,老臣曾經核算過幾次。
各種兵備均攤下來,製式橫刀一柄是兩千四百文左右,製式戰甲一副三千一百文,馬槊一把三千文,製式弓弩...........
將領級彆的兵刃甲胄,則翻出數倍不止。
不過將領的趁手武器,大多是自己找能工巧匠來打造的,兵部,工部的製式兵備一般多為備用。
這還是煤炭煉鋼之後,以前的話為了鍛造出百煉鋼,消耗的銀錢更多啊!
不過如今板甲澆注廣泛,戰甲的消耗起碼節省一千文左右的消耗。
老臣猜想,如今能做到全軍披甲的地步,除了我大龍之外,普天之下再也找不到第二個朝廷能夠如此強盛了!”
柳明誌心裡大致估算了一下,重重的拍打了一下廷柱。
“他娘的,隨便張張嘴就跟朕要了價值十多萬兩銀子的兵備。
藤野寧和那邊更是接近了二十五萬兩銀子的賞賜。
真把本少爺當成錢多燙手的大傻子了嗎?”
就算是縮減九成,隻賞賜一成也好幾萬兩銀子呢。
王賀正詢問的目光看向了柳大少:“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回複倭國兩路國使的請求?打算用什麼東西代替兵備請求?”
“找些看著好看咱們用不到的,又不值錢的全都賞賜給他們,能拉多少拉多少!”
“老臣明白,那兵備的事情老臣就隱晦的回絕他們?”
“不急,賞賜是賞賜不了了,但是咱們可以售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