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正統(2 / 2)

可以說,隻要老大人在朝一日,朕永遠都不會懷疑老大人為國為民的忠心。

故而,老大人的諫言,朕一定會慎重考慮的。

剛才朕三位兒女的表現老大人也已經親眼目睹了,不知在老大人看來,朕的三位兒女誰更具有帝王之姿態呢?”

柳大少雖然一如既往的跟夏公明問出了那個已經提了好幾次的問題,然而語氣卻溫和了許多。

對於夏公明這位老大人,自己雖然有時候一樣會被氣得夠嗆,可是卻是打心底裡尊重這個元老重臣。

他不但罵過父皇李政是昏君,同樣罵過大哥李白羽昏君,也罵過李曄這孩子昏君,亦是不止一次罵過自己昏君。

可是無論他罵的有多狠,柳明誌心裡卻比誰都清楚,朝堂之上始終不能缺少夏公明這樣的悍不畏死又敢於直言勸諫的重臣。

其它的各部官員皆可或缺,唯獨鐵麵無私,不懼一切的正直之人是不可或缺的。

這也是夏公明三次辭官意欲告老還鄉,自己卻始終沒有同意的根源。

在沒有尋找到一個跟夏公明一樣的禦史言官之前,柳明誌實在舍不得夏公明離開朝堂回歸故裡。

夏公明曾經向自己舉薦過他自己的次子夏正清,言說他可以接替禦史大夫之位,柳明誌也單獨召見過夏正清奏對了一番。

說心裡話,柳大少對於夏正清非常的滿意,然而跟其父親夏公明一比,在柳大少的心目中夏正清終究還是差了些許。

並非夏正清不合適禦史之位,更不是他有什麼不足,奈何他的老子夏公明夏老大人太優秀了,優秀到了把夏正清身上所有的光芒都給掩蓋了下去。

在此關頭,柳明誌實在是不舍得讓夏公明辭官還鄉啊!

夏公明自然不知道柳大少現在的心中所想,聽到柳大少的問題以後老爺子就一直在思索如何答複柳明誌自己的想法更為合適。

約莫盞茶功夫,扣弄著朝笏暗自沉思的夏公明輕輕地籲了一口氣,蒼老的雙眸炯炯有神的看向了端坐龍椅之上的柳大少。

“回稟陛下,誰更具有帝王之姿老臣尚且沒有定論,亦是不敢妄言,但是老臣卻可以鬥膽說一說哪位殿下更合適被立為太子儲君。”

柳明誌眉頭一挑,轉動著拇指上的扳指沉默了片刻,淡笑的望著夏公明。

“哦?朕願聞其詳。”

夏公明抬眸望了一眼不遠處的柳承誌兄姐弟三人,用力的攥緊了手裡的朝笏。

“回陛下,老臣鬥膽以為,二皇子殿下更適合被冊立為儲君。”

“何故?”

“正統。老臣此言,並非暗自三皇子殿下與月公主殿下不是皇室正統,而是眼下二皇子殿下更為合適一些。

老臣鬥膽非議,如今大皇子殿下已奔赴沙俄意欲與沙俄女皇結為秦晉之好,結果如何尚且難以定論。

三皇子尚未婚配,月公主尚未出閣。

故而數月前已經與靜瑤公主婚配的二皇子殿下被冊立為太子儲君,在老臣看來乃是不二之選。

隻因為二皇子殿下成為儲君的話,目前可以更好的穩定朝廷局勢,維持天下安寧。

老臣言辭之中的正統,非血脈之正統,而是長治久安之正統。

陛下,太子,太孫,存其一,皆可為正統。

而得正乃安,立二皇子殿下為正統,於眼下而言也許非大善大利,可於長遠而言卻可定社稷安寧。

因此,縱然三皇子的表現與二皇子相比難分伯仲,與月公主比擬稍遜一籌,但是老臣還是更偏向於立二皇子殿下為太子儲君。

老臣此番言論,不關乎個人私情,不夾帶私人恩怨,亦無阿諛奉承之意,僅為天下百年大計,長治久安之見解。

然而老臣之言,實屬膽大妄言,還望陛下恕罪。”

柳明誌心神激蕩的看著殿中央的夏公明,強行控製著自己心中的讚歎之情。

老大人啊老大人,你何罪之有?你的這番話簡直說到了朕的心坎裡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