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天高皇帝遠(2 / 2)

“我明白了,民不舉官不究嘛。”

董福源苦笑了幾聲,神色惆悵的歎了口氣。

“嗬嗬嗬,嗬嗬嗬。”

“唉。”

“是啊,民不舉官不究啊。

那些小商隊全都不去都護府告狀,都護府那邊總不能無緣無故的就把那些大商隊給抓起了問罪吧。

因此,都護府那邊就算是聽到了什麼風言風語,手裡麵一沒有證據,二沒有證人。

如此一來,他們就是想要幫那些小商隊討回公道,也沒有辦法。

所以說,不是都護府不想管,而是管不了啊。”

看著董福源惆悵不已的臉色,柳大少輕輕地砸吧了一口旱煙,雙眸深處飛快地閃過一抹微不可察的陰翳之色。

“民不舉,官不究。”

“哈哈哈,哈哈哈,好一個民不舉官不究啊。”

“想不到那些大商隊,在西域這邊行事居然如此的霸道。”

董福源聽著柳大少有些不善的語氣,神色唏噓的抽了一口旱煙。

“老弟呀,形勢不如人,又能怎麼樣了?

隻要不是順勢太大,該低頭的時候,也就隻有低頭了。”

該低頭的時候,也就隻有低頭了。

柳大少聽到董福源最後的這一句有不甘,也有無奈的話語,神色陰沉的舉起右手重重的拍在了桌麵上。

砰的一聲悶響。

齊韻,青蓮,聞人雲舒她們一眾姐妹,小可愛,等人皆是嚇了一激靈。

宋清,柳鬆等人,包括董福源在內,亦是被嚇了一跳。

就連酒樓裡麵其它的十幾桌客人,也是下意識的轉身瞄了一下柳大少這邊的情況。

柳大少直接無視那些朝著自己看來的目光,眼中閃過一抹冷厲之色。

“這些年來,朝廷大開商道,鼓勵民間百姓經商,其目的為了讓天下各地州府的百姓能在各個大小商隊商人的手裡互通有無,各取所需。

從而讓百姓們可以豐富自己生活。

朝廷如此行事,乃是利國利民之舉。

然而,某些個混賬東西,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竟然乾出了恃強淩弱,以大欺小,欺行霸市的可惡勾當。

似這等利益熏心的狗東西,簡直是罪該萬死。

縱然死上一萬次,亦是死不足惜。”

董福源回過神來,看著一臉氣憤的柳大少,一臉驚慌的連忙伸手扯了扯他的衣袖。

“老弟,慎言!慎言啊!”

柳明誌看著正一臉驚慌的董福源,強行壓抑著心裡的火氣,強顏歡笑的抱了一拳。

“董老哥,抱歉,抱歉,老弟我又失態了。

老弟我一想到自己一行人也有可能會遭受到如此不公平的事情,心裡就不由自主的冒出一股火氣。

失禮了,真是失禮了。

失禮之處,還望董老哥你莫要見怪。”

董福源轉頭吐了一口輕煙,抬手在柳大少的手臂上不輕不重的拍打了兩下。

“理解,理解,老弟呀,老哥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換做任何一個人,大抵都會是你這樣的反應。

不過呢,你聽老哥一句勸,萬一你真的不幸遇到了這樣的大商隊。

屆時,一定要能忍則忍,能讓則讓啊!

千萬,千萬不要衝動。”

“哎,老弟明白了,多謝老哥的美意。”

柳大少收拾了一下的情緒,端起茶杯對著董福源示意了一下。

“老哥,小弟再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客氣,客氣,共飲之。”

“老哥。”

“老弟,怎麼了?”

柳大少挪動了一下身體,俯身在桌案上磕出了煙鍋裡的灰燼。

“董老哥,除了你剛才說的那一些情況。

西域這邊有沒有咱們大龍商隊,欺負西域諸國的商隊,以及極西之地那些大小諸國商隊的事情發生呀?”

董福源放下了了手裡的茶杯,不假思索的就直接回答了柳大少的問題。

“沒有。”

見到董福源回答的如此爽快,柳大少眉頭一凝,卷起旱煙袋放到了桌麵上。

“沒有?”

“對,沒有。”

柳大少默默地吸了一口氣,隨意的端起了自己的茶杯。

“嘶,你說的那些大商隊也沒有嗎?”

“沒錯,也沒有。”

柳大少吸溜了兩口茶水,眼中充滿了疑惑之色。

“那些大商隊連咱們大龍的自己人都敢欺負,竟然沒有去欺負西域諸國的商隊,還有極西之地大小諸國的商隊。

這!這!這是為何呢?”

“老弟呀,西域諸國的商人,大部分全都是本地人。

而那些極西之地的大小商隊,距離西域這邊又十分的近,從他們的國家趕到西域諸國進行貿易,花不了太多的時間。

相比咱們大龍那邊的小商隊,這兩方商隊,隨時都可以與那些大商隊在都護府那邊打官司。

尤其是西域諸國的商隊,他們大部分都是本地人。

完全不懼與那些個大商隊,進行一場持久戰。

如此一來,那些大商隊反而不敢欺負西域諸國的商隊,以及那些極西之地大小諸國前來西域這邊的商隊。”

柳明誌聽完了董福源的這一番言辭之後,眼底深處又一次閃過了一抹冷厲之色。

“哼哼,嗬嗬嗬,這些混賬東西,倒是真夠看人下菜碟的。”

“嗨,誰說不是呢!”

柳明誌皺著眉頭若有所思的沉吟了片刻,雙眸微眯的點了點頭。

“一句話,天高皇帝遠。”

“這些混賬東西之所以敢乾出如此的膽大包天的惡行,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天高皇帝遠。

他們是自以為咱們的皇帝陛下,不會知曉他們在西域這邊所乾的種種罪當斬立決的勾當。

所以,他們才敢在西域這邊乾出這等以大欺小,恃強淩弱,欺行霸市的行徑。

否則的話,就是借給他們一萬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如此行事。”

董福源無聲的籲了口氣,彎腰在腳底磕出了煙鍋裡的灰燼。

“老弟呀,慎言!慎言啊!

這些事情,又豈是咱們這些老百姓能夠清楚的呢!

該怎樣,就怎麼樣吧。”

柳明誌有心想要問一問董福源,那些大商隊都是來自何處何地,何名何姓的商號。

不過,他最終還是忍了下來。

相比詢問董福源這些問題,還是自己派人親自去暗中調查一下的更妥當一些。(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