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年以後,東海縣的農民戶口,絕對比縣城的居民戶口吃香多了。
不過在八十年代,居民確實過得比農民體麵。
很多家庭傾家蕩產,湊出上萬塊錢,就是為了給自家孩子買個城鎮戶口。
想法很現實,無非是希望他能跳出農民,過上城裡人的生活。
可是大多數人依然麵朝黃土,在家務農,因為找不到工作。
後來農村生活好過了,更是追悔莫及。
要知道九十年代初,一套七十平左右的商品房,也不過四五萬。
那一萬塊錢,算上通貨膨脹,再湊一點,可以買一套房子了。
“能賺工資就好。”雖然不能吃公家糧,有些遺憾,不過趙大伯還是覺得比在農村種田好多了。“謝謝你告訴我這樣重要的消息。”
周桃現在的生活狀態,看起來比城裡人過得還要好,肯定有
彆人不知道的路子。
她願意告訴自己,絕對是個巨大的人情,由不得趙大伯不感激。
“客氣了。”周桃一直覺得趙大伯一家人都是憨厚人,他又救過自己,能幫當然要幫。
等到桌上的果盆吃了一半,兩人不好意思再吃下去,就提出告辭。
周桃也沒挽留,隻是拿出二十多包製冰劑,交到趙誌強手裡,又交代了用法。
趙大伯一聽,連連推辭。
這麼好的東西,一給就二十多包,他感覺拿著有些燙手。
“不值幾個錢的,你們拿去用就好了。”周桃笑著說道,又在空間找了找,看到有一塊自己醃製的鹹肉,大約有兩斤重,於是把化肥袋裡的東西拿出來,把鹹肉用舊報紙包了,放進去遞還給趙大伯。
一隻野雞和一隻野兔,被繩子綁得緊緊的,還沒死掉,被她丟在地上時,還拚命掙紮。
“怎麼還能拿你的東西?”趙誌強看到周桃放了一塊肉進去,更加手足無措起來。
“有來有往,才能長久,誌強哥這個年紀了,難道還不明白這個道理?”周桃笑著把袋子塞到他手裡,送他們下樓。
人與人交往,確實有這樣的一條原則。
如果雙方都不主動,或者隻有一方主動,關係就不可能親近。
隻有你來我往,不間斷地走動,關係才能越走越親密,最後像一家人一樣。
當然限製也很多,比如相互贈送的禮物最好也是對等的,或者雙方都比較大氣,重視這段感情。
否則關係還是難以長久。
周桃感覺這條相處原則,同樣適用於許正強跟商團長。
如果兩人長時間沒機會見麵,以後商團長肯定會認識其它優秀的軍人,那就會取代許正強在他心裡的地位。
好在他要轉職了,兩人離得近,關係就能維持。
在許正強心裡,商團長是一個亦兄亦父式的長輩,有他在身邊,感覺自己以後不再是孤家寡人了。
在許正強的盼望下,這個大人物終於來到東海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