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一九七九就有了個體戶,雖然最早出現在溫州,東海縣這樣的小地方,估計要晚幾個月。
所以現在這樣的經營方式,肯定不能停下來。
等賺到這一筆錢,自己才有資本成為最早的個體戶,搶在彆人前麵,占領市場。
第二次聚會的日子很快到來了,這一次周桃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先是客廳的布置做了調整,把原先的寫字台和扶手椅子收進空間,換成一張超過三米的長條桌,是兩張桌子拚接而成,可以坐十二個人。跟周桃前世的小會議室風格一樣。
另外又放了一張圓桌,可以坐八個人,這樣大家都能坐下來。
三十平方的房間,除了靠牆角的一張床,剩下的充分利用起來了。
除了舒適的休息場所,周桃還做了其它布置,在兩張桌子中間,放了兩盆鮮花,這是大胃王提供的,非常漂亮。
還放了不少零食,除了兩盤水果,還有堅果,糕點和肉乾,
非常豐富。
另外還有果汁。
上次大青山摘的野葡萄,已經全部用完了,這次的果汁,同樣是大胃王提供的。
周桃隻是重新兌了一下。
裝在幾隻大玻璃罐裡,旁邊倒扣著一排清洗乾淨的玻璃杯,誰想喝了,倒一杯就行,非常方便。
“哇,桃子你布置得這麼漂亮,還有很多好吃的,這是在辦沙龍啊!”剛一進門,祝白荷就叫了起來。
去餘杭看父親時,她也參加過朋友聚會。
有一次參加一個男孩子的生日聚會,對方就布置成這個風格,非常洋氣。
據說那個男孩子出過國,開過洋葷,算得上見多識廣。
回國後行事就顯得獨立特行,經常會做一些讓彆人覺得匪夷所思的事。
隻是沒想到周桃也這樣安排了。
“既然我們現在是每五天一次聚會,那我這個主人,當然得好好準備一下,否則就怠慢大家了。”周桃沒有直接回答她的話,隻是笑笑說了自己的目的。
沙龍對國內的年輕人來說,是個時髦的名詞,似乎跟它沾了邊,就與眾不同了。
實際上它不過是一個音譯詞,國內早有類似的活動了。
比如《紅樓夢》裡,有人做東請客,然後玩遊戲寫詩比賽,其實性質就是沙龍。
隻是人家玩的是文藝,自己剛是賣服裝,不過是換了個名頭而已。
“我不管是沙龍還是什麼?”一個性格相對潑辣的女孩子則一屁股坐下來,叉了一片西瓜放進嘴裡。“我隻知道桃子的手藝非常好,她拿來招待我們的東西,肯定味道不錯。”
說完,大嚼起來。
手也不閒著,又在果盤尋找自己最喜歡的水果。
其它人一聽,連忙放下矜持,找地方坐下來,開始動手。
周桃在一邊笑著沒出聲。
大家有這樣的態度,說明沒辜負自己一番心血,這樣安排對了。
其實一開始她並沒打算這樣做,最後會這樣安排,算是突然的心血來潮。
那天跟乾媽談過這件事之後,她回來就在思考一個問題:怎
麼讓大家更認可自己,讓她們像自己的粉絲一樣,願意主動幫自己擋外麵的攻擊。
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大家覺得在一起很快樂,離不開自己這個作東的人。
也就是說,要讓大家成為團隊的一員,增強凝聚力。
而自己最大的強項,就是來自未來的美食、品味、觀念等一係前衛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