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約定(1 / 2)

“這個問題我早考慮過了。”大胃王冷靜地回答。“在機器沒有開發出來前,我們暫時按兵不動,等產量穩定下來後,我們就創造一個品牌,搶占市場——”

周桃跟自己說過那個位麵的茶葉分布情況,以前各個品種的銷售量。

他知道自家在這個行業上,無法形成壟斷,那就利用時間差,搶下最大一塊蛋糕。

等大家熟悉了他們的品牌,其它人就算後來居上,也無法對他們造成太大的衝擊。

當然他還有一張王牌,那就是周桃。

她幫自己加工出來的精品茶葉,自家幾個大師傅,隻怕幾年內也無法炒製出來。

自己不行,其它公司肯定也不行。

所以隻要自己這邊不生產,不開發,把加工問題,全部交給周桃,那彆人就無法打破這個技術壁壘。

“這樣確實可行。”父親聽了他的計劃,點了點頭。“不過你最好像棉花一樣,專門弄一家農場,防止技術外泄。”

因為控製得嚴格,棉花種籽基本上很少外流出去,這才是他們跟彆人競爭的底牌。

茶葉這東西既然無法瞞過人,那隻能控製住技術。

兒子搞到了彆人加工茶葉的視頻,這是自家的根本所在,一定不能讓彆人知道偷走技術。

“我已經在安排了。”大胃王自信地回答。“現在幫我做這件事的人,都是我精心挑選的人,不會出賣公司的利益。”

他現在分兩步在走,一方麵是準備多采些茶葉,交給周桃,請她加工出來後,存放在冷庫裡。

另一方麵,則是派人去山裡,把茶樹挖下來,移到自家的農楊裡。

用茶籽種植,至少需要三年時間。

如果能通過這個方法,先給自家弄幾十畝現成的茶樹,過度一下,在茶葉完全打開市場之間,有這些就足夠了。

等茶葉推向市場,其它人知道山上有野生的茶樹,再急忙去尋找,自家也能占個優勢。

到時種茶的人越來越多,自家就可以把重點放在加工上,收青葉子加工,再賣出去。

“非常好。”見兒子已經考慮得這麼遠,王爸爸非常滿意。

大胃王見父親今天不遺餘力地表揚自己,欣喜之餘,又有些遺憾。

這些做法,其實大多是跟周桃聊天時,商量後的結果。

就他一個人,肯定不可能想得這麼長遠和完善。

不過茶葉這個項目,他確實很陌生,必須多聽聽周桃的建議。

當天晚上,兩人再次打開係統,開始交流。

“現在你的茶葉,交給我在加工,而我的服裝以及生活用品,都是你幫我想辦法,你說這樣好不好,以後涉及到兩個位麵的產品,我們彼此在對方那裡加工——”周桃跟他聊了幾句後,提出這樣的建議。

不同的時代,有自己的優點,也有自己的缺點。

拋開七十年代以前不說,到了八十年代,國內的私營經濟發展起來後,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出現勞動力過剩,以及農民工進城的問題。

如果說中國八九十年代,為什麼經濟發展得這麼快,最大的原因,自然是人口紅利。

因為人多,勞動力便宜,所以全世界大量的資本,進入中國設廠建企業,再返銷到世界各地。

等中國市場培育好後,老百姓口袋有了錢,又將產品傾售到國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