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裡麵出來,又到院子裡看了看。
因為有戲台在,院子成了一個凹字,大約有兩百平方,小時候覺得特彆大,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
如果用來唱戲,就更擁擠了。
勝利大隊本身人口不少,加上唱戲,左右十幾個村子全部會過來,所以每次唱戲,都會把大會堂擠得水
泄不通。
周桃記得媽媽以前經常說這樣一件事,說她出生那一年,村裡唱戲,一家人吃完飯後,都到了大會堂,提前搶了個好位置。
隻是當天來的人實在太多了,一起過來的熊孩子都被擠得站不住腳,眼看要出踩踏事故了,大伯和爸爸以及還在世的爺爺,為了安全,一個在前麵開路,另外兩人各抱著大伯家兩個堂哥,先離開那裡。
過程怎麼樣,她已經不記得了,隻知道當時留下抱著嬰兒的媽媽,很快也吃不消了。
特彆是還有年輕人不斷進來,讓她躲無可躲,最後連手裡的孩子也被擠掉了。
她一邊哭一邊朝外麵擠,到處尋找女兒。
最後看到前頭有個高個子男人,手裡舉著個裹被的孩子,正往外走,猜測是自己的孩子,就拚命朝前擠。
裡麵太吵,對方聽不到,一直到了外麵,對方站住身子,她才衝過去拉著他,確定那個就是自己的孩子。
對方自然把孩子還給了她。
聽了對方的解釋,才知道他也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手裡多了個孩子,怕大人擔心,於是到了外麵,等有人來找。
媽媽聽完後,自然是千恩萬謝。
對方笑笑說不用,又擠進去看戲了。
媽媽在門口猶豫了一會,看到爸爸和大伯他們也過來了,就把剛才發生的事,詳細解釋了一遍。
爺爺就問她救了孫女的人是誰,一會兒上門好好道謝。
媽媽一愣,才發現自己激動之下,居然忘了問。
不過猜測是附近村裡的人。
因為當時大家都心有餘悸,就沒有繼續糾結這件事
,戲也沒心情看了,於是一起回家。
隻是那個救了人的大伯,一直沒有知道消息。
等周桃懂事後,媽媽經常把這件事拿出來笑話她,說差一點就要被人抱走了。
後來爺爺過世後,家裡的情況越來越差,一家人很難再像以前一樣和睦生活在一起了,楊桂芳也不再拿這件事打趣女兒。
等周桃漸漸長大,也來戲院看過一兩次戲,唯一的
印象就是,人實在太多了。
周桃參觀完後,鎖上門後回到家裡。
等晚上父親回來,得考慮去哪裡買木料。
這時候沒有木材市場,想要能打家具的木頭,大多是向私人買。
因為家具都是請木匠打的,不管家裡有兒子還是女兒,結婚都要用到木頭,誰家不存幾根放起來?
上次家裡打家具,村裡隨便問了幾戶人家,就把材
料湊齊了。
這次要用的更多,估計得周圍幾個村都問一遍才行了。
這種事自己出麵不方便,必須父親去處理才行。
心裡想著跟父親說一下,讓他不要去上班了,就在家裡給自己幫忙。
又怕他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