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通過縣裡的廣播,連續宣傳了大半個月之後,大多數人都知道了這件事。
隻是對私人小店這件事,大家還是有顧慮。
所以來看熱鬨的人非常多,真正租的人少。
等看到周桃和其它幾家店還沒開張,就有顧客上去問價格,大家才明白過來,開始有人大著膽子租店麵。
周桃開張當天,生意非常火爆,從開門到晚上打烊,顧客一直沒有斷過。
沒過兩天,開店很賺錢的事傳了開去,剩下一些店鋪,一天之內被搶個精光。
祝良驥知道這個消息後,非常開心,於是籌劃再建一個市場。
周桃知道後,勸他等一等。
“為什麼?”祝良驥疑惑地問。
照現在的發展趨勢,就算再推出一百家店,也能租得出去。
這樣一來,至少能解決一百多個家庭的失業問題了。
“物以稀為貴,如果一下子供應太多,分散了生意,萬一有人賺不到錢,後麵市場就不好做了。”周桃解釋道。
現在因為店鋪少,大家選擇的餘地不多,所以隻要有東西賣,基本上都能賺錢。
如果讓鋪增加一倍甚至更多,就要擔心養不活這麼多店鋪了。
“那怎麼辦?”祝良驥一聽,就有些擔心。“靠這麼幾家店,肯定意義不大。”
當初周桃可是說過,先建一個綜合市場,再根據情況,建一個個專業市場,解決縣城大部分失業工人的就業問題。
隻有做好這個,他的政績才會獲得上級領導肯定。
“我的意思是,在這段時間,縣裡要重點進行宣傳,勤勞致富的思想,讓大家八仙過海,各展所長,利用自己身邊的資源,經商賺錢。”周桃解釋道。
不管做什麼,都要一個過程。
現在這邊的服裝店,日用品店,以及玩具店生意興隆,其它人最直接的反應,自然是開一樣的店。
但是一個成熟的市場,則不能大家都賣同一種商號。
畢竟市場有限,賣的人多了,供大於求,就會出事。
有人賣不出去,低價傾銷,服裝市場就會被打亂。
所以必須鼓勵大家去動腦筋,尋找商機。
比如在服裝店旁邊,開一家襪子專賣店,圍巾專賣店,帽子專賣店等等,把商品的範圍擴大,這樣才能把蛋糕做大。
這個時候大家獲得信息的渠道比較少,沒有人會教他們怎麼做生意,隻有一些特彆聰明的人,才能想到
這些。
如果縣裡通過報紙電台等渠道,不斷進行引導,效果就會好得多。
到了那時候,你就算再建幾個專業市場,也不用擔心生意不好了。
“我明白了。”祝良驥聽了後,茅塞頓開。“回頭我讓宣傳部門的人牽頭,寫一批稿子出來,在全縣廣播裡宣傳。”
天氣越來越冷了,周桃帶了一批棉衣,回了一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