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周智榮在東海縣投資辦廠的事,終於傳遍全縣各個角落。
晚間新聞裡,關於他的鏡頭,更是給了足足十分鐘。
通過記者一問一答,介紹了這次投資的主要原因,以及對家鄉東海縣的感情,不知不覺中,已經被包裝成為一個為家鄉經濟發展,不計較個人得失的愛國投資者。
全縣上下自然歡欣鼓舞。
不管是高層領導,還是普通老百姓,都希望有更多的愛國華僑,來家鄉投資,這樣一來,大家才有機會賺到錢,生活才能更美好。
說得誇張一點,這些年大家已經窮瘋了,對工作的渴望,已經到了極限。
如果這件事變成現實,不知道能拯救多少個貧困家庭
?
祝良驥和董懷穀此時麵對麵坐著喝茶,對電視裡的新聞非常滿意。
“董縣長,你說我們如果把這個采訪短片,送到省台裡,是不是能宣傳我們縣的大好形勢?”祝良驥等新聞播完,這才放下手裡的茶杯,緩緩開口道。
這些炒作手段,他以前雖然也知道,但是周桃顯然更精通。
和她認識久了,相關的方法他學了不少,此時就派上了用場。
不管在哪個位置,都要明白上麵需要什麼?
隻有做到這一步,才能進入上級領導的視線,獲得升職的機會。
照他的理解,省裡現在同樣缺投資,所以最需要的是優秀投資者的樣板。
這樣一來,既宣傳了當地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國外資本家來本省參觀考察,又美化了他們這些本地乾部的乾練形象。
這些投資者不傻,隻有好的社會環境,才能保證他們的投資不發生意外。
而周智榮這樣的表態,其實就是在誇東海縣領導層的工作能力。
他看得出來,周智榮不是不明白縣裡的用心,但是他不介意,說明願意被他們利用。
當然這樣表達也不合適,應該說這個香江投資者非常清楚國內的環境,如果和縣裡配合,對他來說不但沒有害處,反而雙方都能獲益。
“你覺得可以?”董懷穀作為一縣之長,怎麼可能沒想過這個問題?隻是周智榮是祝良驥的資源,他不方便大包大攬,所以一直裝傻。
要知道如果把這個新聞推上地區或省裡,很可能他這個縣長受益會最大。
他要防止祝良驥因此心裡不舒服,跟他生出間隙。
“我覺得可以。”祝良驥肯定地回答。
他非常清楚,自己剛升上副書記,資曆淺,人脈不足,需要時間積累。
就算這個功勞全部放到自己身上,也不可能馬上升職。
而董縣長就不同了,他在這個位置已經超過三年,各方麵都已經做好準備,隻需要一個契機,就能水到渠成,往上升一步。
既然如此,何不賣個好。
他唯一擔心的是,董縣長升職後,調離東海縣,那自己的處境會比現在困難。
但是到了這一步,權衡之下,他還是做出了選擇。
“那明天馬上讓宣傳部門的人去一趟省裡。”見祝良驥這樣說,董懷穀也沒有矯情,馬上做了決定。
他今天會出現在這裡,其實也是在等對方的表態,看來自己沒看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