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周智榮登門求助(2 / 2)

這件事快把他急瘋了,聽到女兒提到周桃的話,覺得靠譜,於是匆匆坐飛機趕過來了。

如果周桃能幫自己解決眼前的困境,真是自己的救

命王菩薩了。

“周叔叔,你聽說過《豐田生產方式》嗎?聽過精細化管理嗎?”周桃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觀點,反而問起這些事。

精細化管理,歐洲早就提出來了,但是真正出名的卻在島國。

印象中就是這兩年,島國開始總經精益生產經驗,並正式形成一套管理體係。

而最出名的就是豐田汽車製造公司,把這套生產方式,推到一個極高的位置。

整個八九十年代,國內一談管理,必提豐田管理模式。

而掌握了這些管理理念的年輕人,又把它們帶到更多的企業,可以說國內管理水平的提高,離不開這股

風潮。

同時帶動的是管理書籍的熱賣,比如《現場精細化管理》,主要強調5S,可視化管理,以及“零故障”、產品質量“零缺陷”、人員安全“零事故”等三個零為核心的訓練三大利器。

還有《細節決定成敗》,同樣影響了所有人,成功地把這套管理模式,加入更多具體的操作步驟和方法,讓管理人員執行起來,變得特彆容易和可接受。

在周桃看來,當一家企業管理相對落後時,采用這些工具,確實能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

特彆是周叔叔家這種大型電機廠,推行起來效果會更好,想想前世八九十年代國內大量的港資企業、台資企業和島國企業的效率和質量,就知道了。

“我還真沒聽說過。”周智榮被周桃的反問弄得有

些懵,好一會才不好意思地回答。

難道是自己孤陋寡聞,這些管理方法早已流傳很廣了,隻是自己不知道?

“你不知道?那個島國顧問肯定知道,他沒有告訴你?”周桃疑惑地反問。

說起來島國顧問憑什麼拿這麼高的工資,就是因為有一套在這個時代大家看起來最先進的管理方法,隻要他提議周叔叔這樣做,就能避免現在這樣的情況。

“沒有。”周智榮搖了搖頭。

每天疲憊地從車間出來,他都會邀請那個顧問一起吃飯,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

對方一直推脫說這需要時間,難道裡麵有什麼問題?

“一個敢擔任這種職務的人,卻不懂這個,那就有

問題了。”周桃一向沒當周智榮是外人,所以說話也很直接。“要麼他的能力沒有你想像得高,要麼他故意不說,原因你自己去查——”

想到周叔叔家裡的麻煩,不知怎麼的,就有了陰謀論。

如果自己是對方的敵人,說不定也會這樣做。

這時候周叔叔已經把所有資金,投入到電機廠裡,如果一直這樣,等手上的流動資金用完,不得不向銀行再次貸款。

如果事情得不到解決,繼續拖下去的話,到時不但沒錢還銀行貸款,還得把工廠抵壓掉,那時候後果就不好了。

說不定對方正在等這一天,到時低價把工廠買下來,再請一批專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過來,讓電機

廠儘快投產,這家周叔叔耗儘心血的企業,不是輕鬆就到手了嗎?

而周叔叔兄弟倆,就徹底成了窮光蛋。

到時同行看不起他們,隻怕老家的父親,也會覺得他們沒本事,不再把家族的企業交給他們打理。

那兩人就徹底毀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