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明白這一點後,各地紛紛派人去深城聯係工廠,希望那邊能接收自己這邊派遣的人。
對工廠來說,工人當然需要。
現在有了挑選的機會,他們就提高要求,希望派過去的工人,必須初中以上學曆,最好有一技之長。
周桃聽到這個消息後,有種為他人做嫁衣的無奈。
原本希望給東海縣的人多一個賺錢的機會,現在全省機會均等,就沒有優勢了。
想來其它省早晚也會推出相應的政策,競爭就更激烈了。
鬱悶了一天後,忽然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在東海縣建立一個職業培訓班。
有的技術難度太高,想培訓也不容易。
但是酒店服務員,包括客房服務員,縫紉機操作員,會用油標卡尺的品檢員等工人,卻可以通過短時間內的強化訓練,就能達到目標。
這樣的人送到深城,肯定很搶手,周桃對這個有信心。
於是把這件事跟祝良驥商量了一下。
“這個辦法好。”他聽了後非常激動。“如果年輕人有了這些能力,未必要去深城找工作,本省和滬市這邊很多工廠酒店,也要這樣的技術人員啊!”
彆看他對工廠管理不熟悉,但是有這樣的判斷力。
這兩年新的企業不斷興建,工廠的數量也在增加,但是為什麼比不上周桃的工廠。
原因很簡單,因為周桃開工前,會培訓工人。
彆看隻花了幾天時間,但是效果非常好,看看那些新工廠亂糟糟的樣子,再對比玩具廠開工那一天,工人們就開始認真工作,出了大量成品,高下一目了然。
如果根據工作的難易程度,進行一個月至兩個月的培訓,那東海縣的年輕人,隻怕會被全國的企業搶破頭。
“那我們就把這個計劃定下來。”周桃見他這麼興奮,也很高興。“第一步,建培訓學校,前期先找棟舊房子,改建一下就能用。第二步,尋找老師,隻要有一定基礎就行。第三步,派出工作人員,去聯係各地的企業——”
生源不是問題,隻怕辦出名氣後,周圍縣市的人也會過來就讀。
“那學校是什麼性質的單位,資金怎麼解決?”祝良驥看事情的角度跟周桃不一樣,先想到了這個問題。
有錢好辦事,沒錢寸步難行。
“這確實是個問題。”周桃也發覺自己太興奮了,居然忘了最關鍵的一點。
前世全國有很多這樣的學校,全是私人投資興辦的。
辦這樣的學校,賺錢是肯定的。
問題是現在老百姓很窮,哪裡拿得出錢去上課?
如果政府投資,那會辦成怎麼樣?誰也無法保證?
“我個人傾向於私人投資。”祝良驥說道。“主要是培訓班靠什麼辦法贏利?”
這是最核心的問題,能賺錢才能越辦越好。
他也想過了,這種培訓學校,不可能免費進行。
否則的話,全縣城的人都來就讀,縣裡也沒這個能力收留他們。
但是收錢的話,又怕招不到人,畢竟來找工作的都是最普遍的老百姓,一下子哪裡拿得出幾十塊錢啊!
“贏利其實簡單,後期靠學生交的培訓費。”周桃回答道。“前期他們沒錢,可以簽一個合同,去工廠就業後,第一年工資的一半,必須交給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