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問題周桃最擅長,所以提前跟她通個氣,免得到時手忙腳亂。
“派誰去並不重要,隻要懂管理就行。”周桃深思了一會,想到一個辦法,於是回答道。“關鍵在於內部管理太複雜了,隻要實行廠長負責製,責任到人,事情就會簡單許多。”
國企全麵實行廠長負責製,應該是從八四年開始的。
最早省裡成立工作組,派人協助企業進行體製改革。
自此以後,廠長作為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法人代表,對企業的全部經濟活動負全責,廠長全麵領導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有權決定企業的生產經營計劃、機構設置、人事任免,以及作出各項經營管理中的決策。
這樣就能避免黨委發號召,廠長做報告,代表舉舉手,工會跑龍套”。
讓一些不大懂經濟、技術和管理的乾部,掌握著企業的決策權和指揮權,在責任製度上,大家都負責,等於大家都不負責。
棉紡廠自然也存在同樣的情況,廠裡有廠長和書記,兩人各占一座山頭,到底應該聽誰的,自然是誰拳頭大聽誰的。
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各自發令非常常見,企業管理出現多頭命令,管理不亂才怪了。
實行廠長負責製後,必須把生產和行政區分開來,就像周桃的外資企業一樣,行政管理人員,在寫字樓上班就好,一線的事,讓廠長去管。
隻要避免了相互推諉,工作責任心就會加強,效率就會提高。
至於企業組織眾多,一線工人要養如此龐大的機構、如此多的脫產人員,這不是她該關心的事。
而縣裡要做的,就是堅持這項製度,給廠長撐腰,樹立權威,並對他進行考核。
行不行,隻要看他為工廠創造了多少效益,並上交了多少利稅。
“這個辦法好。”祝良驥沒想到周桃又給自己提供了一個新鮮的思路,笑得嘴都合的攏了。“看來我們明年的工作方向,又可以定下來了。”
踏踏實實做事,清清白白做人,這句話是周桃無意說出來的。
他一直把它當成自己的座右銘。
所以坐上副書記位置後,他把精力放在處理一件件有意義的事情上,那些虛頭八腦的事,能推則推,儘量少參與。
這樣的好處同樣很明顯。
現在外界對他的評價是,雖然年輕,卻非常有手段,工作務實,辦事雷厲風行,是個少有的實乾家。
他相信自己隻要維持這樣的口碑,早晚有一天會平步青雲。
“這件事說說容易做做難,可不容易辦好。”周桃見他這麼有信心,笑了。“不過隻要方向沒錯,就算有一小步提高,對縣裡也是好事。”
國企嘛!涉及的方方麵麵太多了,想一刀切解決問題不現實。
隻要把生產這一塊獨立出來,最後創造出利潤,那對縣裡來說,就是巨大的進步了。
否則的話,幾年後在市場經濟的擠壓下,每年虧損嚴重,離倒閉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