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等炒幾個熱菜,就能開吃了。
因為坐了長時間的火車,雖然都是臥鋪,多少有些疲憊,於是打了熱水洗了個臉,這才恢複了精神。
火車上沒好東西吃,大家的肚子早餓了,於是坐下來,開始吃喝。
等到韓韞名下班,帶著兒子過來,看到他們已經吃了七七八八了。
年紀大了,身份又擺在那裡,他們現在已經活得很隨性了,根本不用顧忌外人的看法。
宋老爺子於是給大家相互做了介紹。
聽說這個孩子就是二老收養的孫子,大家紛紛誇了幾句,又拿出準備好的見麵禮。
倒不是很珍貴,大多是鋼筆,手表和玉佩這種小物件。
這時候的玉器,價格還沒被炒起來,隻要不是頂級的翡翠,並沒那麼值錢,他們這樣的家庭,變故前大多埋了一些,這時候拿出來,當禮物送人正好。
而韓韞名長期在京城生活,跟大家有共同話題,大家聊著聊著,就是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很快融洽起來。
又說起當年的往事,很多老朋友因為沒能堅持下來,要麼自殺,要麼病故,讓大家一陣唏噓。
有人唱起在蘇聯留學時學會的歌,一時間屋裡飄來熟悉的《喀秋莎》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俄文中間夾雜著中文,大家唱得很動情。
小謙抬著望著他們,驚訝於爺爺奶奶不同以往的一麵。
這頓飯從傍晚四點半,一直吃到晚上七點多,酒喝得不多,畢竟年紀擺在那裡。
隻是大家都有種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覺。
考慮到下火車後還沒休息過,一會兒興奮勁過去,人就會撐不住,於是趁著精神還不錯,一起步行去龍山腳下的臥龍山莊。
老人們相互扶著攙著,走到小區門口,這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下來了,路燈卻把這邊照得很清晰。
“讓我們住這邊?”一個老人神神叨叨說了一句。“這邊可是風水寶地啊!住在這裡,以後成就不同凡響。”
雖然風水被判為封建迷信,他們老一輩的人,青年時期大多還沒解放,並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對。
“是嗎?”宋老爺子抬頭望了望上麵的房子,隨口應了一聲。
他是了解這個朋友的來曆,絕不會在這種事上信口胡說。
既然覺得這邊風水好,那肯定是真的。
想到這邊的主人是周桃,她年紀輕輕,就取得了這樣的成就,不同凡響似乎也配得上。
“先進去再說。”有人累得受不了,催促一句。“等明天天亮了,你再起來好好研究——”
於是一同來到韓韞名的家,給每人分配房間,及時安頓下來。
大家紛紛洗漱梳洗,精神差的回房間睡覺,還撐得住的,則坐在客廳喝茶。
“你說這邊的主人是一個叫周桃的小姑娘?”那個對風水比較精通的陸老好奇地問韓韞名。
這邊原本是一家工廠的職工宿舍,被她買下來後,改建成小區。
她會這麼做,難道也是看出了這邊的風水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