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想想想要快快長大保護媽媽,一口氣乾掉三個大饅頭,小想想一隻手摸著自己圓滾滾的小肚子,一隻手揉著眼睛,又困了。
宋芸將女兒往懷裡帶了帶,讓她更好睡些,小想想把小臉埋進媽媽的胸口,閉上眼睛之前不忘叮囑道:“媽媽聽話,不要撿地上的東西吃,不要喝臟水,不要吃陌生人給的餅乾乾,糖糖也不行……”
宋芸哭笑不得,這些都是她對女兒的囑咐,現在反過來教她,可見女兒記得有多好。
“你家閨女太能乾了吧?”火車上的饅頭很大個,有成年男人巴掌這麼大,顧遠程最多也就吃得下兩個,小想想一個小奶娃居然一口氣乾掉了三個饅頭,之前還吃了一個蘋果。
“她一直都這樣,能吃能睡。”宋芸溫柔地笑了笑。
宋芸一手抱著女兒,一手撐在窗戶框上,望著外麵閃過的風景,眼下已進臘月,隨處光禿禿的一片,跟小山村的景色沒什麼不一樣。
她穿進的是一本年代後媽文,原文作為那個倒黴的炮灰前妻,曆經千辛萬苦回到親生父母身邊,以為苦日子走到頭了,沒想到是生命的儘頭。
回城不到一年,原主病死了,失蹤多年的丈夫找回來,為了有人照顧閨女娶了宋婷,而宋婷就是原文女主,也是原主她媽思女心切收養的養女,宋婷可謂是真善美的化身,十年如一日,儘心儘力照顧養父養母,並將繼女養育成才,最終獲得原主丈夫的肯定。
原主丈夫肯定誰,宋芸一點不在乎,她現在就想脫離原文劇情軌跡,給寶貝閨女換個更好的生長環境。
第二天淩晨四點,火車到達北城,顧遠程為感謝宋芸一路上美味罐頭的投喂,非常積極地幫她扛行李。
宋芸抱著小想想艱難地擠下火車,回頭發現跟她坐一塊的那個叫吳尤美的小姑娘也下了車,背著書包提著行李安安靜靜地跟在他們後麵,應該是去外省念書的大學生,放寒假回家。
李小花跟馮年峰也下了車,馮年峰剛睡醒一臉不耐,李小花把所有行李抗身上,壓得她後背弓起,上氣不接下氣,馮年峰走在前麵,兩隻手插褲兜裡,跟大爺遛彎一樣悠哉得很。
出站口圍了不少人接站,密密麻麻,黑壓壓的一大片人頭,馮年峰找了個牆角蹲著,李小花將行李放地上,先喘了口氣才問:“馮大哥,我們不回家嗎?”
馮年峰點燃一支煙,頭也不抬地回答:“在鎮上我發過電報了,家裡人肯定會來接站。”
李小花緊張又期待,一邊找出梳子梳頭發,一邊忍不住又問了兩句:“誰來接站啊?是咱爸還是咱媽?他們開小車過來嗎?”
馮年峰冷嗤一聲,指間的紅光一閃一閃的,滿滿的諷刺味兒,“北城是隨處可見小車,但不代表每家每戶都有。”
李小花啊了一聲,瞳孔放大,“你家沒有小車!馮年峰,你騙我?!”
“我什麼時候說我家有了?”馮年峰一臉對方不可理喻的表情,“我家要是有小車的話,還去你們那個破地兒找對象?”
李小花忍氣吞聲,“小車沒有,自行車總有吧?”
“自行車有倒是有,不過一家子就一輛,不知道今天其他人用不用。”到了自己的地盤,馮年峰就沒必要把人哄著了,反正她人生地不熟的,還能賭氣自個兒跑了不成。
李小花自我安慰,既然馮年峰發過電報,馮家人肯定會騎車來接她這個新兒媳,到時候還不得羨慕死宋芸和她閨女,畢竟自行車在她們小山村可是稀罕物。
想到這兒,李小花總算心情好了些,往站在他們對麵的宋芸和小想想看去,下巴抬得高高的,像一隻驕傲的孔雀。
跟顧遠程夫婦和吳尤美道彆完,宋芸也找了個角落站著坐等人群散去,原主走丟那年跟小想想差不多年紀,也就三歲多點,一晃二十年過去,早就不記得親生父母長什麼樣子,宋家人肯定也認不出長大後的女兒。
女兒在懷裡醒來,她低頭衝她溫柔地笑了笑。她一笑,梨渦淺淺,眼波瀲灩,好看到小想想害羞得捂住小臉。
宋芸將女兒放到地上,出站口不比火車上暖和,她給小想想穿上外套。
小想想裡麵衣服穿得多,再套一件碎花棉襖,圓乎乎的像個皮球,輕輕一戳,肯定能滾好遠。
宋芸惡趣味地伸出一根手指,在小想想背上輕輕地一點。
小想想頓時重心不穩,圓乎乎的小身子左右搖晃,她一把抱住她媽的大腿才沒有摔跤,等自己不晃了,騰出一隻手拍著胸脯:“呼——得救了。”
宋芸險些笑出聲。
“媽媽,想想的小書包包呢?”小想想仰起小腦袋問道,看到自己的小書包跨在媽媽的臂彎裡,她踮起腳去夠,“想想要自己背小書包包。”
腿短的小家夥剛到宋芸的大腿,小手伸得老長也夠不到小書包,但小想想不放棄不拋棄,奮力地原地蹦了好幾下,雪頂帽上的小揪揪跟著晃。
宋芸臉上的笑意深了幾分,不再逗她,將小書包背到女兒背上,蹲下身,扶著她的小手臂和她平視,明知故問:“想想的小書包包裡裝了什麼好吃的呀?”
小想想剛滿三周歲,上學對她來說還很早,宋芸之所以給她縫製小書包,不是為了裝書,而是裝一些小零嘴背身上,誰讓她女兒隨時都可能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