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爹媽能來一趟濱海市,茵茵說什麼都要帶著他們逛一逛。
正好手裡有照相機,給他們也照了不少的照片。
家裡有幾個相框,原本隻是擺了幾張全家福和家裡幾個哥哥及爹媽結婚時照的兩寸照片。
現在好了,光茵茵自己的照片兩大相框都擺滿了。
這回出國及下飛機和火車照的肯定又能擺滿一個相鏡子了。
不過家人的照片不多,之前太忙給忽略了,茵茵提醒自己回去以後一定給家人也多照一些。
逛到秋林公司,李麗娟猶豫道:
“咱們下晚(晚上)還得回去,反正吃的穿的家裡也都不缺,要不彆逛了?”
她怕茵茵給她亂花錢買東西。
她老姑娘的錢掙的多辛苦啊,哪能亂花,應該都存起來,留給她做正事用,而且這地方的東西她也聽說過,賣的比彆的地方要貴。
“不買東西也可以去看看啊!這裡和一般的百貨商店和供銷大樓不一樣,原本是俄國的,後來被咱們國家收購,變成國有的,裡麵賣的東西也不一樣呢。”
難得來一回肯定得帶爹媽開開眼界了。
李麗娟被她拉了進去,一進去就發現,果然是不一樣的。
如果說一百、供銷大樓這些地方賣的都是民生用品的話,那這秋林公司賣的對平常人來說大多就屬於奢侈品範疇了。
李麗娟小聲地和茵茵嘀咕:“誰會願意花那麼多錢買這些不實用的東西啊?”
問了幾個東西的價錢後,李麗娟將這裡的東西定位為“不實用”。
本來就是,一個茶盤子,供銷賣二塊錢這裡卻要五塊錢!
不就是比供銷的瓷盤子外表好看些麼,可歸根到底還不就是個茶盤,放杯子的!
茵茵正要和她解釋這其中的差彆之處,偏巧有個售貨員從旁邊走過去,聽到了那麼一耳朵,忍不住小聲冷嘲:
“買不起就說買不起,還裝什麼!”
茵茵耳朵好使,瞪了過去,見那人沒注意看,想了想也沒去主動找人麻煩。
爹媽難得出次遠門,還是彆叫他們為了不相乾的人和事影響心情了。
倒是葉隱川不高興了。
特意到了那個服務員所在的櫃台:“嬸,你看這個要不要買點回去?”
“窗簾啊?是挺好看的,扯幾米給茵茵那屋掛上也行,那就看看吧!”
那服務員正想諷刺他們沒錢就彆亂瞧了,就看到葉隱川從口袋裡拿出一疊的十元國幣。
是真的一大疊!
那售貨員眼睛都直了,沒出口的話頓時憋了回去。
李麗娟一邊拉著茵茵挑花色,一邊還對葉隱川道:
“小葉,不用你付錢,嬸帶了的!”
出門前預備了不少錢。
“誰付錢都一樣,就這麼點錢哪還用爭!”
那售貨員恨不得鑽地縫了。
茵茵抿嘴忍笑,真有這個家夥的……
說起來這些國營企業的售貨員們也不知道都怎麼想的,這會都是固定工資,又沒有提成,你說人家有錢沒錢的,買多買少與你有多大的關係?偏喜歡嘴賤的歧視人,體現自己的優越感。
這種情況不止在濱海,便是福平、上京也是如此。
在濱海玩了一圈,終於在晚飯前趕到家裡。
農忙已經接近尾聲了,村子裡的人還在上工,苗家人卻沒有去了。
種子都下地了就不需要牲口拉犁了,苗家人便上街拉腳的繼續拉腳,忙場子裡事的忙場子裡。
吃三頓飯,晚上飯吃的晚,再加上特意等他們,等到晚上七點多一家人終於又聚在了一起。
苗洪舉的激動就彆提了,招呼大家趕緊吃飯早點休息,明天要去上墳,這麼大的喜事肯定得叫祖宗們知道。
葉隱川吃完飯連夜回部隊了,茵茵也不和家裡人客氣,出國這麼些天她是真的太想家了,太想念她可愛的炕了!
所以話也沒說幾句,謝過二嫂幫燒的熱水,舒服地洗了澡後茵茵上炕秒睡!
這還是她這一小年來第一次在八點來鐘就睡覺呢。
可把家裡人給心疼壞了,苗奶奶將來看電視的閒人勸了回去,家裡電視不開,收音機也不開,說話的人都在老房子裡說,生怕在樓裡會吵到茵茵。
一夜的好眠,第二天一大早茵茵就起來了,來到院子裡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整個人的心情都達到MAX,像是想要飛起來一般。
“老妹起這麼早?睡醒了麼?”
早起做飯的二嫂關心問道。
“睡醒了,本來也不是多困的,就是一回到家放鬆了。”
“你這連軸轉的也太累了,該歇歇就歇歇吧,咱家現在的日子已經夠好的了,你原本身體就不太好,要是累壞了可不值得!”
“你二嫂說的有理,你可在家多歇幾天吧,這段時間快把媽的心給疼壞了!”李麗娟也起床了,來到廚房,剛好聽到二兒媳婦的話,順勢勸解茵茵。
“好,不走了,也比完了,都參加了國際賽了,還比啥?媽,今天早上吃啥飯?”
“你想吃啥就做啥。”
徐月芽點頭:
“要不二嫂給你烙幾張餅?”
“不用那麼麻煩,原本打算做啥的?”
“原本是打算煮點麵條的,還沒燒水呢。”所以想換什麼種類都可以。
“就打個湯,烙餅吧!你老妹就得意這個,在國外這些天肯定想了!”
李麗娟一言拍板,徐月芽便忙去準備起來。
茵茵也不拒絕家人的好意,開心地去洗漱準備等著吃飯。
“爹打算今天去上墳麼?”
飯桌上,苗學鬆問道。
如果要是上墳的話,他們就不能一早去上街乾活了,得準備東西。
苗洪舉想了下:
“我和你媽帶著茵茵去就行,你們忙你們的吧,估計祖宗也不太樂意看到你們,主要的還是茵茵。”
苗於富幾個忍不住笑。
苗學鬆想了下點頭:
“那也行,你們是騎車子去還是走著啊?那裡麵沒有小路能騎進去,大長草的還是得走一段。”
“我拿著鐮刀邊走邊割就行,不用你擔心這個。”
飯後除了茵茵和苗爺爺、苗奶奶,其他人都去場子裡上班或者趕車去了。
自打場子裡蓋了宿舍後,苗於喜兩口子也搬了過去,兩個人都是場子裡職工,分個屋子還是可以的,白天苗於喜仍跟著苗學鬆父子上街拉活,趙桂花就在場子裡養鴨子和大鵝。
現在養鴨子和鵝好養了,一天喂上兩次,早上放出來,讓它們去池塘裡玩水,池塘裡的魚已經足夠大,不怕被它們吃掉了。晚上的時候再將它們如數地趕回來。
數量大,也不會每天都數數,反正在場子裡也不怕丟。
平時三隻狗都撒在場子裡,狐狸、黃鼠狼都被它們攆得跑了出去,倒也不怕有什麼東西會偷吃。
越桂花做完這些便去菜地跟著李麗娟她們除草,活不算太累,連七個多月的於小紅都能做。
話題扯遠了,再說苗洪舉去供銷社買了一疊的黃紙,又買了幾瓶白酒,家裡還有過年彆人送的糕點沒拆包的,拿上一包,便帶著茵茵和苗奶奶騎車子去墳地。
孫琪是茵茵在哪,她就跟到哪,到了不好走的路後,正好還能由她在田邊看車子。
這不是茵茵第一回去墳地。
跟彆人家姑娘一輩子不去娘家墳地不同,茵茵打十來歲就會去。
家裡的祖墳葬在這裡,過年、過節上墳的時候,她這個家裡唯一的姑娘都會跟著來,每回爺奶和爹媽都要求著祖宗保佑她健健康康的,又怕祖宗太喜歡她了會帶走,還要費力解釋,所以打小來上墳茵茵就沒覺得害怕過。
一排的墳包有十幾個。
從太爺爺往上便都稱呼為老祖宗了。
連當年沒有見到屍身的老姑奶奶都有一個衣冠塚在這裡,接受後輩們的香火。
奶奶先將每座墳上的草都割掉,爺爺則是拿鐵鍬填土,每次上墳都要填填土,時間越久的墳包越小,如果不填土,到時都看不見了。
平時上墳每個墳包前都要燒一些紙,最後墳頂壓一張完好的紙錢。
今天不光壓了黃紙,還壓了張紅紙,這是向祖宗們報喜的。
一般隻有家裡後輩要結婚才壓紅紙的,但茵茵已經過來壓過幾次了,開辦場子壓過,她奪得國家競賽一等獎後也壓過,今天又來壓了張紅紙。
挨個墳磕過頭,苗洪舉高興地將茵茵取得的成就跟祖宗們彙報一遍,又常規求祖宗們保佑後,才帶著茵茵離開。
墳地離家不算太遠,一來一回用了一個多小時就到場子裡了,苗洪舉和苗奶奶去忙自己的活茵茵有自己的事不用他們管。
茵茵帶著孫琪檢查了遍場子裡的各處,尤其是她的培育基地,玉米苗和水稻那裡。
玉米是自己培育出來的種子,這個得詳細做記錄的,她離開這十來天是由三哥幫著記的。
三哥做事就是叫人放心,記錄得很詳儘,顯然自己不在,他每天一早一晚認真地來地裡看過了。
先前在培養槽裡種的長得比後種的高了一倍,現在都有一人高了。
孫琪驚訝地上前看著玉米地:
“茵茵,你看這一個杆子上竟然結了兩個棒!還有三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