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大結局(2 / 2)

公孫灤後來也看明白了很多東西,但他無所謂了,反正公孫仲謀有公孫家的血統,多了一絲宇文家的血統也不代表被竊了國,反而能讓國家更安寧,少了一個危害,當過皇帝的人,更懂大局為重。

而右相,在公孫仲謀登極當天就被抄家了。

新帝登極,第一個大動作就是拿右相開刀,在所有大臣都反應不及的時候,右相結黨營私、貪墨賑災款、陷害忠良的證據已經整整齊齊的擺在了朝堂上。

證據確鑿,證人也不少,苦主也一一到位,右相直到進了天牢,都沒反應過來自己怎麼倒了台。

沈曼青的養女計劃也隨之落空,一並被抓進了天牢。

右相罪當誅,很快就砍了頭。

沈曼青涉獵甚廣,也讀過史書,知道官場便是起起落落,但她沒想過父親會遭此橫禍,明明父親有那麼多擁躉,大源皇帝懦弱無能,也沒辦法對父親下手,而太後也要靠父親出謀劃策、壓製皇帝。

而太後又想換更容易控製的幼帝了,這對於父親來說根本不會有什麼壞的影響,換一個更乖更聽話的皇帝,對於沈家剛剛好是機遇。

一切看起來都是有利於父親發展的。

卻不想,新帝即位當天,父親就被抓了,小皇帝可沒這麼大的本事,太上皇也沒這樣的能耐,難道是太後?

沈曼青一直以為是太後,直到她直到太後被囚於仁壽宮,才發覺一切都脫離了掌控。

她何父親一樣,連沈家怎麼倒台的,倒在了誰的手裡,都不知道。

她想到了那個父親查探多年都摸不清底細的鏢局,可是現在,她身陷囹圄,哪有本事再去摸人家底細。

隨著右相倒台,一大群黨羽也跟著落馬,改革也從此刻開始,開恩科,增加科舉考試,提拔年輕人才彌補空缺,一切都欣欣向榮。

沈曼青作為右相的女兒,對於禍首之女,各方勢力都不容她活著,與右相一並砍頭。

嶽丈砍頭,昨日還耳鬢廝磨的枕邊人也在自己右側人頭落地,被反綁著跪在地上,腦袋也被劊子手壓在木樁上的陸铖澤唯剩後悔,就是非常後悔。

連右相和沈曼青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死的,陸铖澤就更不清楚了。

他唯有後悔,若是當初不被繁華迷了眼,一心隻想攀高枝兒,他現在也有幸福的家庭,妻子是黎大將軍的外孫女,他也不會過得貧苦,他怎麼就不再多堅持堅持呢?

大刀落下之前,陸铖澤仿佛在人群裡尋找,卻遍尋不到柳茹月。

她難道不來送他最後一程麼?

夫妻多年的感情,哪怕他負過她,他都要死了,她還能如此狠下心腸不來見他一麵麼?

不管是來送他,還是來嘲笑他,她都不願意。

隨著一聲脆響,陸铖澤隻覺得脖頸一熱,天旋地轉隻見,他看到了自己屈跪的身軀,隻是沒了腦袋……

話本總說腦袋掉了碗大個疤,原來,是真的啊!

柳茹月沒有去菜市口看行刑,因為沒有必要。

在陸铖澤執行死刑前一天,不管是爹娘,還是鶯歌、翟寧、楚阡澈這些朋友,甚至是江嵩都派了青石來問她,要不要去天牢“送”陸铖澤一程。

有人是覺得她應該會舍不得陸铖澤,有人是覺得她應該趁著他死前,好好去天牢嘲諷他、嘲笑他的有眼無珠,好好發泄一下情緒。

但柳茹月覺得沒必要,因為陸铖澤對於她來說,根本不重要了,在她找到孩子們之後,在她找到爹娘後,陸铖澤就什麼都不是了。

她何必去看陸铖澤呢?

陸铖澤此人,不值得她再為他回頭看一眼的。

哪怕是一句嘲諷,柳茹月也覺得他不值得擁有。

原本,他們就該是無緣無分之人。

因為事情比原本計劃中的還順利,廖仙兒都不用在宮裡撫養公孫仲謀長大,太上皇和宇文家怎麼可能讓廖仙兒撫養他們如此看重的繼承人?

隻有太後這種想把幼帝養廢的弄權者,才覺得廖仙兒這樣好控製、在宮中無權無勢的人好用。

不過基於廖仙兒也沒做過壞事,又是柳茹月當時為了保護子曜,唯一能找到的可信之人,所以廖仙兒假死離開了皇宮,提前獲得了自由。

廖仙兒被父母養在一方小天地中,她的夢想就是四處看看。

柳茹月不放心她一個人出門,便叫楚阡澈去保護她。

楚阡澈原本是不願意的,柳茹月了解他的性子,最後逼得他答應了,帶著廖仙兒跑鏢去了。

廖仙兒離開了皇宮,也不需要嶽無逸幫忙傳遞消息了,不過柳茹月到底還是為公孫仲謀著想的,宇文家再如何希望子曜當皇帝,現在他已經是皇帝了,難免宇文家的某些人生出彆的心思,子曜需要培養自己的勢力才是。

柳茹月將嶽無逸留給了子曜。

永慶改名易嘉合,當了皇帝的陪讀。

柳茹月和爹娘,幾乎把全副心思都用來陪伴家人了,陪伴父母老去,陪伴孩子成長。

雪蓉、雪慧、雪汐,也漸漸長大。

如柳茹月猜測的那般,樊星海喜歡的人,自始至終都是雪慧,待得他18歲,考中進士,就上門來求娶了雪慧。

小風改名易風,跟著黎青罡跑軍營打仗去了,柳茹月沒想到他竟然喜歡這個,在外公解甲歸田回京養老的時候,易風也靠自己本事,當上了從五品守禦所千總。

然後回京求娶了雪汐。

原本柳茹月以為大閨女的婚嫁會艱難些,將來雪蓉怕是會因此鬱鬱寡歡。畢竟當時告禦狀,在江嵩的催促下,她沒能考慮太滿,為了避免被人挑刺,隻能述說如何找到女兒時,將雪蓉的遭遇說了出來。

哪怕她沒有**,不過被賣入私宅短短幾日,還未曾訓練,但人言可畏。

不過,最後證實,柳茹月的擔心都是多餘的,雪蓉根本不在乎那些非議,也沒把嫁人當作人生目標。

她極其早慧,很早就借著父母的事,看清了男女感情,看開了世人的愚鈍。

她寄情於山水,學無止境,對什麼好奇,就學什麼,還跟著外祖母學武術,雖說學習的年齡偏大,但她對此有興趣,也沒當作上陣殺敵之技,倒也能自保。

最後,被小她三歲的陳堯纏上,娶回了家……

柳茹月隻覺得,緣,妙不可言。

自己收的乾兒子,都是替閨女們物色的夫君麼?

至於小兒子,也被大他四歲的福安公主拐走了。

柳茹月反思自己,大概是她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時間太少,所以永慶才會喜歡年齡大的姐姐吧。

年齡不是問題,隻要她們兩覺得開心就好。

易炎彬和黎淺淺一開始也為柳茹月的婚事擔憂,但看她有娃萬事足的樣子,又覺得女兒再嫁也不一定比現在更幸福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